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豆瓣

水豆瓣

药材名称水豆瓣

拼音Shuǐ Dòu Bàn

别名苋菜、水泉、水指甲、水马桑、肉矮陀陀、红格草、田马齿苋、水红莲草、引水草、水底金、水猪母乳

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圆叶节节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tala rotundifolia (Buch-Ham.ex Roxb.)Koehne[Ammannia rolundifolia Buch-Ham.ex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圆叶节节菜,一年生草本,高5-30cm。全株无毛。茎直立,纤细,通常带紫色。叶对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近圆形,阔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5-12mm,有时达20mm,宽3.5-10mm,先端圆形,基部钝或有时近心形,两面均无毛;侧脉通常4对,背面明显。花单生于苞片内,组成顶生稠密的穗状花序,长1-4cm,每株1-3个,有时5-7个;花极小,长约2mm,几无梗;苞片叶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与花等长,小苞片2枚,披针形或钻形,与萼筒几等长;萼筒阔钟形,膜质,半透明,长1-1.5mm,裂片4,三角形,裂片间无附属物;花瓣4,倒卵形,淡紫红色,长约为萼齿的2倍;雄蕊4;子房近梨形,长约2mm,花柱长度为子房的1/2,柱头盘状。花、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田边及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各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壤栽培为好。忌干旱。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于3-4月,将母株挖出进行分株,直接种于大田。扦插繁殖:截取基茎5-8cm长,按行株距25cm×cm开穴,每穴插3-4株。此外,引种时多用种子繁殖。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到封行前,除草追肥2-3次。以人粪尿或化肥等氮肥为主,整修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潮湿。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痢疾;淋病;水臌;急性肝炎;痈肿疮毒;牙龈肿痛;痔肿;乳痈;急性脑膜炎;急性咽喉炎;月经不调;痛经;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苣荬菜

    药材名称大叶苣荬菜拼音Dà Yè Jù Mǎi Cài别名白花大蓟、苦荬、圆再苦苣菜、败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续断菊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chus asdper (L.) Hil

  • 糙叶树皮

    药材名称糙叶树皮拼音Cāo Yè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hananthe aspera(Thunb.)Planch.[Prunus asper

  • 覆盆子根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根药材名称覆盆子根拼音Fù Pén Z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根。功能主治治呕逆,目翳。复方①治胃气不和,呕逆不下食:覆盆

  • 蓝萼香茶菜

    药材名称蓝萼香茶菜拼音Lán è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香茶菜、山苏子、回菜花、倒根野苏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

  • 榧根皮

    《中药大辞典》:榧根皮药材名称榧根皮拼音Fěi Gē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根皮功能主治治风湿肿痛。用法用量榧根皮加九力钢(菊科千里光)煎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千屈草

    药材名称千屈草拼音Qiān Qū Cǎo别名败毒草、败毒莲、蜈蚣草、对叶莲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

  • 楤木白皮

    药材名称楤木白皮拼音Sǒnɡ Mù Bái Pí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树皮的韧皮部。全年可采。原形态楤木(《本草拾遗》),又名:鹊不踏(《纲目》),刺老

  •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药材名称栗树根拼音Lì Shù Gē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

  • 羊耳朵叶

    药材名称羊耳朵叶拼音Yánɡ ěr Duo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密蒙花"条。性味《滇南本草图说》:"性微

  • 梓实

    《中药大辞典》:梓实药材名称梓实拼音Zǐ Shí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实。秋、冬间摘取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生境分部产湖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