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檵花

檵花

《中药大辞典》:檵花

药材名称檵花

拼音Jì Huā

别名纸末花,鸡寄(《植物名实图考》),白清明花(《福建民间草药》),土墙花(《湖南药物志》)。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金缕梅科植物檵花。夏季采收。

原形态檵花,又名:檵木、山漆柴、铁树子、闪目木、刀烟木、锯木条、杨甬树、桎木柴。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4米。树皮深灰色;嫩枝、新叶、花序、花萼背面和果,均有淡棕黄色星状短柔毛。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6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头,基部钝,不对称,全缘,革质;叶柄长2~9毫米。花6~8朵簇生枝端;无柄;花萼短,4裂;花瓣4,淡黄白色,条形;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裂瓣内卷,药隔伸出成刺状;雌蕊倒卵形,子房半下位,2室,柱头2,有毛状突起物。蒴果球形,径约7毫米,褐色,室背开裂;种子椭圆形白色。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矮林间。分布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槲皮素0.156%和异槲皮甙0.321%。

性味《闽东本草》:"性平,味微甘涩。"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脾、胃、大肠四经。"

功能主治清暑解热,止咳,止血。治咳嗽,咯血,遗精,烦渴,鼻衄,血痢,泄泻,妇女血崩。

①《江西民间草药》:"治鼻衄。"

②《闽东本草》:"清暑解热,止咳止血。治燥嗽,咳血,烦渴,血痢,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饯。

复方①治鼻衄:檵花四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痢疾:檵花三钱,骨碎补三钱,荆芥一钱五分,青木香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血崩:檵花四钱炖猪肉,一日分数次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遗精:檵木花四钱,猪瘦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檵花

药材名称檵花

拼音Jì Huā

英文名Chinese Loropetalum Herb, Chinese Loropetalum flower

别名纸末花、白清明花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檵花,江西、湖南山岗多有之。丛生纲茎,叶似榆而小,厚涩无齿。春开细白花,长寸余,如剪素纸,一朵数十条,纷披下垂,凡有映山红处即有之,红白齐炫,如火如荼。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木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ropetalum chinense( R. Br.) Oliv.

采收和储藏:清明前后采收阴干,贮干燥处。

原形态檵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4m。树皮深灰色;嫩枝、新叶、花序、花萼背面和蒴果均被黄色星状毛。叶互生;叶柄长2-3mm;托叶早落;叶片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6cm,宽0.8-2cm,先端短尖头,基部钝,不对称,全缘。花6-8簇生小枝端,无柄;花萼短,4裂;花瓣4,条形,淡黄白色;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裂瓣内郑,药隔伸出成刺状;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极短。木质蒴果球形,长约1cm,褐色,先端2裂。种子2,长卵形,长4-5mm。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向阳山坡、路边、灌木林、丘陵地及郊野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及西南各地。

栽培1.气候土壤: 适应性较强,利土壤要求不高,可利用荒坡或林边栽种。

2.种植: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3-4月在整好的地上,作1.3m宽的畦,在畦上开横沟,沟距33cm,深约3cm,播幅10-13cm,每亩用种子15-20斤,匀撒海里,施人畜粪水后,盖草木灰约1cm厚。培育至第4年春季即可移栽,3-4月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备约1m开穴,每穴栽苗2株,填士压紧,浇水。

3.夜育苗期中,第 1、2年要中耕除草4次,在4、6、8、11月中进行。追肥3次,在4、6、11月中除后进行,肥料可用人畜粪水。栽种的第1、2年要松土除草3次,在6、8、11月进行,并在6、8月除草后各退肥1次,以后每年6月和 11月各松土除草1次。

性状性状鉴别,花常3-8朵簇生,基部有短花梗。脱落的单个花朵常皱缩呈条带状,长1-2cm,淡黄色或浅棕色;湿润展平后,花萼筒杯状,长约5mm,4裂,萼齿卵形,表面有灰白色星状毛,花瓣4片,带状或倒卵匙形,淡黄色,有明显的棕色羽状脉纹,雄蕊4枚,花丝级短,与鳞片退化雄蕊互生,子房下位,花柱极短,柱头2裂。。质柔韧。气微清香,味淡微苦。

化学成分檵花含槲皮素(quercetin)与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

药理作用1.干叶粉末对兔股动脉切口有止血作用。

2.

3.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4g/kg。

4.檵木黄酮能明显增加猫冠状窦流量,减慢心率,并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且;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收敛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鼻衄;便血;痢疾;泄泻;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揉团寒鼻。

复方①治鼻衄: 檵花四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②治痢疾: 檵花三钱,骨碎补三钱,荆芥一钱五分,青木香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③治血崩: 檵花四钱炖猪肉,一日分数次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④治遗精: 根木花四钱,猪瘦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每曰一剂。 (《江西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锦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药材名称地锦苋别名地锦草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化学成分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

  • 鲎肉

    《中药大辞典》:鲎肉药材名称鲎肉拼音Hòu Ròu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原形态东方鲎,又名:鲎鱼(《广志》)。体长70余厘米,宽约30厘米,全体深褐色,头胸及腹

  • 西藏水黄连

    药材名称西藏水黄连拼音Xī Zànɡ Shuǐ Huánɡ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狭序唐松草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atriplex Finet et Gag

  • 多花胡枝子

    药材名称多花胡枝子拼音Duō Huā Hú Zhī Zǐ别名铁鞭草、米汤草来源豆科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河南、陕

  • 锡生藤

    药材名称锡生藤拼音Xī Shēnɡ Ténɡ别名亚红龙(傣名)。出处《云南思茅甲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锡生藤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攀援状藤本,长约1米,全株密被黄白色绒毛。单

  • 番石榴干

    《中药大辞典》:番石榴干药材名称番石榴干拼音Fān Shí Liu Gā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未成熟的干燥幼果。夏、秋采收,晒干。产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番石榴(《楂物

  • 弹刀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弹刀子菜药材名称弹刀子菜拼音Tàn Dāo Zi Cài别名水苏叶通泉草、四叶细辛[湖北咸宁]来源玄参科通泉草属植物弹刀子菜Mazus stachydifoli

  • 油茶花

    药材名称油茶花拼音Yóu Chá Huā别名茶子木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olelfera Abel[C.o

  • 水榕木根

    药材名称水榕木根拼音Shuǐ Rónɡ Mù Gēn英文名bullock Syzygium别名黑嘴蒲桃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黑嘴蒲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

  • 蜈蚣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草药材名称蜈蚣草拼音Wú Gōnɡ Cǎo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以全草或根状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