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树舌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

拼音Shù Shé

英文名Artist's Conk

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平盖灵芝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 applanatum(Pers.ex Wallr.) Pat.[Fomes applanatum(Pers.ex Wallr.)Gill.;Palyporus applanatus(Pers.)Wallr.]

原形态子实体多年生,侧生无柄,木质或近木栓质。菌盖扁平,半圆形、扇形、扁山丘形至低马蹄形,(5-30)cm×(6-50)cm,厚2-15cm;盖面皮壳灰白色至灰褐色,常覆有一层褐色孢子粉,有明显的同心环棱和环纹,常有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干后常有不规则的细裂纹;盖缘薄而锐,有时钝,全缘或波状。管口面初期白色,渐变为黄白色至灰褐色,受伤处立即变为褐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6个;菌管多层,在各层菌管间夹有一层薄的菌丝层,老的菌管中充塞有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孢子卵圆形,一端有截头壁双层,外壁光滑,无色,内壁有刺状突起,褐色,(6.5-10)μm×(5-6.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多种阔叶树的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为世界广布种。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半圆形,剖面扁半球形或扁平,长径10-50cm,短径5-35cm,厚约15cm。表面灰色或褐色,有同心性环带及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皮壳脆,边缘薄,圆钝。管口面污黄色或暗褐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6个。纵切面可见菌管一层至多层。木质或木栓质。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生殖菌丝淡褐色,壁薄,直径3-6μm。骨架菌丝褐色,壁厚至实心,树状分枝或呈针状,骨架干直径5-6μm,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状无色缠绕菌丝。缠绕菌丝无色或微带褐色,壁厚,分枝,直径1-2μm。孢子卵形或顶端平截,长7-10μm,直径4.3-6.2μm。

化学成分麦角甾醇(ergosterol),麦角甾-7,22-二烯-3-酮(ergosta-7,22-dien-3-one),麦角甾-7,22-二烯-3β-醇(ergosta-7,22-dien-3β-ol),麦角甾-5,8,22-三烯-3β,15-二醇(ergosta-5,8,22-trien-3β,15-diol),麦角甾-7,22-三烯-3β-醇棕榈酸酯(ergosta-7,22-dien-3β-ylpalmitate),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24-甲基胆甾烷-7,22-二烯-3β-醇(24-methylcholesta-7,22-dien-3β-ol),灵芝-22-烯酸(ganoderenic acid)A、F、G,灵芝-22-烯酸H、I甲酸(methyl ganoderenate H、I),7-表灵芝酸A甲酯(7-epiganoderate A),呋喃灵芝酸(furanoganoderic acid),灵芝酸A、P甲酸(methyl ganoderate acid A、P),树舌环氧酸(applanoxidic acid)A、B、C、D,赤杨烯酮(alnusenone),无羁萜(friedelin),无羁萜醇(friedelinol),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D:B-弗瑞德齐墩果-5-烯-3-酮(D:B-friedoolean-5-en-3-one),即是赤杨烯酮,色素葡萄糖(glucan)CF1、CF2,多糖和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等脂肪酸。

药理作用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抗肿瘤作用。

性味微苦;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炎抗癌。主咽喉炎;食管癌;鼻咽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真菌》:有抗癌活性。用于治食道癌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指甲花叶

    《中药大辞典》:指甲花叶药材名称指甲花叶拼音Zhī Jiɑ Huā Yè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指甲花的叶。原形态指甲花(《南方草木状》),又名:散沫花(《南方草木状》),番桂、柴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 白梅

    《中药大辞典》:白梅药材名称白梅拼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制法

  • 草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柏枝药材名称草柏枝拼音Cǎo Bǎi Zhī别名松叶接骨草、松叶蒿、蜈蚣草来源玄参科松蒿属植物草柏枝Phtheirospermum tenuisectum Bur. et Fra

  • 西藏花椒种子

    药材名称西藏花椒种子拼音Xī Zànɡ Huā Jiāo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西藏花椒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axylum tibetanum Huang采收和储藏

  • 幼油草

    《中药大辞典》:幼油草药材名称幼油草拼音Yòu Yóu Cǎo别名高墩草(《笺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花点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20厘米。基

  • 毛木树叶

    药材名称毛木树叶拼音Máo Mù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木荷SchimawallichiiChoisy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wallichii Choisy采收和

  • 松树梢

    药材名称松树梢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云南松、思茅松等的嫩枝。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用法用量鲜松梢(去叶)1~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石首鱼鲞

    《中药大辞典》:石首鱼鲞药材名称石首鱼鲞拼音Shí Shǒu Yú Xiǎnɡ别名白鲞(《尔雅翼》),鲞鱼(《纲目》)。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干制品。原

  • 柿根

    《中药大辞典》:柿根药材名称柿根拼音Shì Gēn别名狐柿子根皮(《疡医准绳》),柿子根(《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