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打火草

打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打火草

药材名称打火草

拼音Dǎ Huǒ Cǎo

别名香青、清明草

来源菊科打火草Anaphalis nepalensis (Speng.) Hand.-Mazz.,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凉解毒,止咳定喘。主治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风湿性腿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打火草

药材名称打火草

拼音Dǎ Huǒ Cǎo

别名香青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尼泊尔香青全草。7~9月开花后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30厘米。叶互生,无柄,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全缘,两面被绒毛。头状花序,通常数朵至10多朵,组成聚伞花序,花梗长;总苞片花瓣状,白色,干膜质,不透明。瘦果小,长椭圆形;冠毛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山坡、草丛中。分布西藏、甘肃、四川、陕西、云南等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凉解毒,平咳定喘。治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风湿性腿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打火草

药材名称打火草

拼音Dǎ Huǒ Cǎo

英文名Herb of Nepal Pearleverlasting

别名香青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尼泊尔香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nepalensis (Spr.) Hand.- Mazz.[Elichrysum nepalensis Spr.]

采收和储藏:6-9月花后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尼泊尔香青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状茎细或稍粗壮,有长达20(40)cm,的细匐枝,密被白色绵毛,有顶生的莲座状叶丛。茎直立或斜升。叶互生;无柄;中部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基部稍抱茎,不下延,全部叶面或下面被白色绵毛及具柄腺毛。头状花序1-6个伞房状排列;总苞多少球形,长8-12mm,宽15-20mm;总苞片8-12mm,宽15-20mm;总苞片8-9层,花期放射状开展,最内层线状披针形,有长约全长1/3的爪部;花托蜂宣传员状;雌株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雌花,中央有3-6个雄花;雄株头状花序全部有雄花,或外围有1-3个雌花。瘦果圆柱形,长1mm,具微毛,冠毛折。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4500m的山地草坡、林缘、沟边及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止咳定喘。主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支气和哮喘;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尖叶川黄瑞木

    药材名称尖叶川黄瑞木拼音Jiān Yè Chuān Huánɡ Ruì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尖叶川黄瑞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ndra bockiana Pritz.ex D

  • 黄花地丁

    药材名称黄花地丁拼音Huánɡ Huā Dì Dīnɡ别名野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广西药植名录》),小响铃、狗响铃(《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响铃豆的

  • 定经草

    药材名称定经草拼音Dìnɡ Jīnɡ Cǎo别名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广西药植名录》),惊风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1~10月间采。

  • 金鸡豇豆

    药材名称金鸡豇豆拼音Jīn Jī Jiānɡ Dòu别名炮胀筒(《云南中草药选》),唢呐花、马尾连、羊奶子、燕山红(《云南中草药》),羊尾草(《贵州药植目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紫

  • 老鼠竻

    药材名称老鼠竻拼音Láo Shǔ Lè别名老鼠怕(《生草药性备要》),软骨牡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老鼠竻的根及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

  • 锦地罗

    药材名称锦地罗拼音Jǐn Dì Luó别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

  • 大飞扬

    药材名称大飞扬拼音Dà Fēi Yánɡ别名马鞍叶羊蹄甲(《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蝴蝶风、羊蹄藤(《广西中药志》),夜合叶(《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

  • 蜡梅花

    药材名称蜡梅花拼音Là Méi Huā英文名Wintersweet Flower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

  • 甘菊花露

    药材名称甘菊花露拼音Gān Jú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菊花的蒸馏液。原形态形态详"菊花"条。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微寒,无毒。

  • 骆驼蓬子

    《中药大辞典》:骆驼蓬子药材名称骆驼蓬子拼音Luò Tuo Pénɡ Zǐ出处《新疆中草药》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的种子。成熟时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3.92%,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