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川山橙根

川山橙根

药材名称川山橙根

拼音Chuān Shān Chénɡ Gēn

别名蔷薇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dinus hemsleyanus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粗壮木质藤本,长约6m。全株具乳汁;茎皮黄绿色;小枝。幼叶、叶柄、花序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叶面光泽,叶背中脉明显,被短柔毛。顶生聚伞形花序,花蕾长圆形,先端钝头;花白色;花萼裂片5,长圆形,先端急尖;花冠裂片5,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刺刀形,通常比花冠筒短,稀等长;副花冠小,鳞片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下部膨大处,花药与花丝等长。子房2室,花柱短,柱头扩大成圆柱状。浆果椭圆形,具尖头,长达7cm,直径约3cm,成熟时橙黄色或橘红色。种子多数,长椭圆形或两侧压扁。花期5-8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疏林、山坡、路旁、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健脾;补血;清热。主脾胃虚弱;血虚乳少;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本胡枝子皮

    药材名称木本胡枝子皮拼音Mù Běn Hú Zhī Zǐ Pí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绿叶胡枝子的茎皮。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因受雨淋,四肢骨

  • 柔软石韦

    《中药大辞典》:柔软石韦药材名称柔软石韦拼音Róu Ruǎn Shí Wéi别名石岩金(《峨嵋药植》),小经刀草、小石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水龙骨

  • 芭蕉油

    《中药大辞典》:芭蕉油药材名称芭蕉油拼音Bā Jiāo Yóu别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茎中的液汁。于

  • 柴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柴桂药材名称柴桂别名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来源樟科樟属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树皮入药。立春至处暑期均可采剥,以夏初最宜。炮制选树干径达15

  • 大叶菜

    药材名称大叶菜拼音Dà Yè Cài别名梭罗草(《贵州民间药物》),山扁柏、水柏枝、山棍草(《广西药植名录》),石上柏(《新医学》(6、7):58,1971)。出处《贵州

  • 大五爪金龙

    药材名称大五爪金龙拼音Dà Wǔ Zhǎo Jīn L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显孔崖爬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lenticellatum C.Y.Wuex W.

  • 羊吊钟

    药材名称羊吊钟别名玉吊钟来源景天科羊吊钟Kalanchoe verticillata Ellio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烧烫伤,外伤出血:用鲜全草捣烂外敷。疮疖红肿

  • 斑茅花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药材名称斑茅花拼音Bān Máo Huā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 南蛇簕

    药材名称南蛇簕拼音Nán Shé Lè别名老鸦枕头、猫爪簕、苦石莲、广石莲、青蛇子来源豆科云实属植物喙荚云实Caesalpinia minax Hance,以根、茎、叶和

  • 灰叶根

    《中药大辞典》:灰叶根药材名称灰叶根拼音Huī Yè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灰叶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化学成分根皮含鱼藤酮、灰叶素和鱼藤素。性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