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羊桃

小羊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羊桃

药材名称小羊桃

拼音Xiǎo Yánɡ Táo

别名羊奶奶

来源猕猴桃小羊桃Actinidia purpurea Rehd.,以根、皮、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

吐血,慢性肝炎,月经不调:用量0.5~1两。

风湿关节痛:小羊桃根1两,水煎服,另用2两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羊桃

药材名称小羊桃

拼音Xiǎo Yánɡ Táo

别名羊奶奶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猕猴桃科植物紫果猕猴桃果实。秋季采收。

原形态落叶缠绕灌木,高3米左右;外皮粗糙。叶互生,有柄,在短枝上半部的叶较密聚,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紧贴的尖锯齿,下面脉腋间有星状毛丛。花杂性,白色,成腋生聚伞花序,或单生;萼片卵圆形。浆果卵圆形至矩圆形,径2~2.5厘米,有喙,紫色。

生境分部生于岩山石缝中。分布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江西等地。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

复方①治吐血:小羊桃根或果实一两。捣绒,加酒少许,冲水,澄清后去渣取水服。

②治月经病:小羊桃根一两,加高梁秆炖肉吃。

③治慢性肝炎:小羊桃根、酸汤秆根各五钱。煨水服。

④治风湿关节痛:小羊桃根一两,煨水服;另用二两煨水熏洗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羊桃

药材名称小羊桃

拼音Xiǎo Yánɡ Táo

英文名Root or fruit of Purple Actinidia

别名羊奶奶、软枣猕猴桃、圆枣子、牛奶果、牛奶子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紫果猕猴桃的根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arguta(Sieb.et Zucc.)Planch.ex Miq.car.purpurea(Rehd.)C.F.Ling[A.pur purea Rehd.]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紫果猕猴桃藤本,长7-20m。小枝无毛或幼时具细柔毛,来年枝灰褐色;髓隔片状,白色至淡褐色。单叶柄长3-5cm,无毛,稀具绒毛;叶片纸质,卵形至长方椭圆形,长8-13cm,宽4.5-8cm,先端尖,基部圆形、阔楔形、截平形至微心形,两侧通常不对称,边缘具细小上渐尖的锯齿,背面脉腋上有少量?毛,侧脉5-7对,向上弯曲,近边缘分叉而互相网结。聚伞序腋生,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常为3花;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片5,卵形,无毛或撒生细柔毛,干后基部变为黑色;花瓣5,淡绿色或白色,阔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干后变为蓝色;雄蕊多数,花药紫黑色或棕褐色;子房瓶状,无毛,长约6mm,花柱长3.5mm。浆果柱状卵球形,长1.5-3.5cm,直径1.5-2cm,成熟时紫红色或深紫色,无毛,先端有喙。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3600m的山地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柱状卵圆形,长2-3.5cm。表面皱缩,紫红色,先端有喙,萼片早落。气微,味酸、涩。

性味酸;涩;平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主风湿性关节痛;慢性肝炎;吐血;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肠,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蜻蜓兰

    药材名称蜻蜓兰拼音Qīnɡ Tínɡ Lán别名竹叶兰(《湖南民间药物资料》)。出处《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为兰科植物蜻蜒兰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根伸长,稍肥厚

  • 羊脬

    《中药大辞典》:羊脬药材名称羊脬拼音Yánɡ Pāo别名羊胞(《千金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膀胱。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性味《随息居饮食谱》:

  • 貂尾

    《中药大辞典》:貂尾药材名称貂尾拼音Diāo Wěi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鼬科动物紫貂的尾或皮毛。原形态紫貂,又名:黑貂(《国策》),栗鼠(《尔雅翼)),貂鼠、松狗(《纲目》)。体长38~56厘米,尾

  • 碎骨红

    药材名称碎骨红拼音Suì Gǔ H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金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ibindendron kwangtungenseS.Y.Hu(C.kwangtungen

  • 小血光藤

    《中药大辞典》:小血光藤药材名称小血光藤拼音Xiǎo Xuè Guānɡ Té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的藤茎。原形态攀援状大灌木。叶对生,披针形至椭圆形,长

  • 地丁

    药材名称地丁拼音Dì Dīnɡ别名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

  • 樟柳头

    《中药大辞典》:樟柳头药材名称樟柳头拼音Zhānɡ Liǔ Tóu别名白石笋(《岭南采药录》),广东商陆(《岭南草药志》)。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姜科植物闭鞘姜的根茎。全年可采,但以秋季

  • 朱砂草

    《中药大辞典》:朱砂草药材名称朱砂草拼音Zhū Shā Cǎo别名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

  • 苏黄耆

    药材名称苏黄耆拼音Sū Huánɡ Qí别名土黄芪、献干粮、狗干粮(《陕西中草药》)。出处《江苏植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的根。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深

  • 巨藻

    药材名称巨藻拼音Jù Zǎo别名海藻王来源药材基源:为巨藻科植物巨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cystis pyrifera(L.)A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藻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