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石仙桃

小石仙桃

药材名称小石仙桃

拼音Xiǎo Shí Xiān Táo

别名对叶草、双叶岩珠、岩珠、双叶石枣珠兰岩豆、山枣、小叶石橄榄、水橄榄柳仔、果上叶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生云南山石上。根如麦门冬,累缀成簇,下有短须甚硬。根上生叶如指甲,双双对生;冬开小白花四瓣;作穗长二三分。与瓜子金相类而花异,性亦应同石斛。”根据描述和附图,应是石仙桃属植物,更接近于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细叶石仙桃的全草或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细叶石仙桃,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壮,被鳞片;假鳞茎疏生于根茎上,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肉质,幼时被鳞片,长1-2cm,顶生2叶。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革质,长4-8cm,宽5-12m,基部渐狭成短柄。花葶从被鳞片包着的幼小假鳞茎顶端伸出;总状花序有花10多朵,排成2列;小苞片早落。花小,白色或淡黄色;萼片椭圆状长圆形,舟状,分离,近等大,长3-4mm;花瓣卵形;唇瓣近圆形,舟状。蒴果倒卵形,长约1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附生于海拔200-700m的山坡林中树上或溪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直径1.5-8mm,表面有干枯的膜质鳞叶,下侧有须状细根,上侧节处有数个长卵形假鳞茎,假鳞茎长0.8-2cm,直径0.4-0.9cm,顶端有叶2枚,长1-8cm,宽4-12mm,黄绿或绿色,具数条平行脉。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叶片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上下表皮细胞壁稍增厚。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叶脉维管束外韧型,其外方有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有的含硅质块。

性味味苦;微酸;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龙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龙骨药材名称水龙骨拼音Shuǐ Lónɡ Gǔ别名石蚕、石豇豆、青石莲、青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

  • 苦地胆根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药材名称苦地胆根拼音Kǔ Dì Dǎ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

  • 凤尾猪鬃草

    《中药大辞典》:凤尾猪鬃草药材名称凤尾猪鬃草拼音Fènɡ Wěi Zhū Zōnɡ Cǎo别名旱明琼、云南虎尾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云南铁角蕨的全草。秋季采收,晾干切段

  • 白茎鸦葱

    药材名称白茎鸦葱拼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别名猪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笔管草、水风、茅草细辛、独脚茅草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白茎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

  • 秤钩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钩风药材名称秤钩风拼音Chènɡ Gōu Fēnɡ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来源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

  • 太白参

    《中药大辞典》:太白参药材名称太白参拼音Tài Bái Shēn别名太白洋参、黑洋参(《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卫马先蒿、粗野马先蒿、邓氏马先蒿、美观马

  • 臭菘

    药材名称臭菘拼音Chòu Sōnɡ别名黑瞎子白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arpus foetidus(L.)Salisb.[Dracontiumf o

  • 毛血藤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以根入药。

  • 葎草根

    药材名称葎草根拼音Lǜ Cǎo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葎草的根。功能主治治石淋,疝气,瘰疬。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捣汁。复方①治石淋:葎草根取汁服。(《范汪方》)②治小肠疝气:割人

  • 救必应

    《全国中草药汇编》:救必应药材名称救必应拼音Jiù Bì Yìnɡ别名白银树皮、九层皮、白兰香、熊胆木来源冬青科冬青属植物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