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

《中药大辞典》:太白贝母

药材名称太白贝母

拼音Tài Bái Bèi Mǔ

英文名Taipei Fritillary Bulb

别名尖贝

来源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 Li的鳞茎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40cm。鳞茎直径1~1.5cm。叶对生,有的中部兼3~4枚轮生或散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5~10cm,宽3~7(~12)mm,先端有的稍弯曲。花单朵,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先端有时梢弯曲,但绝不卷曲;花被片6,长3~4cm,绿黄色,无方格斑,通常仅在花被片先端近两侧边缘有紫色斑带;外轮3片狭倒卵状矩圆形,宽9~12mm,先端浑圆;内轮3片近匙形,上部宽12~17mm,基部宽3~5mm,先端骤凸而钝,蜜腺窝几不凸出或稍凸出;花药近基着,花丝通常具小乳突;花柱分裂部分长3~4mm。蒴果长1.8~2.5cm,棱上的狭翅宽0.5~2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拔2400~3150m的山坡草丛中或水边,主产陕西、甘肃、四川、湖北。

性状鳞茎扁卵圆形或圆锥形,直径0.6~1.2cm,高4~8mm。表面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平整。味苦。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等。

功能主治同暗紫贝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太白贝母

药材名称太白贝母

拼音Tài Bái Bèi Mǔ

别名太贝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鳞茎。6月采挖置麦麸中阴干,再用硫黄熏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鳞茎扁球形,直径达2.5厘米。茎光滑,中部以上生叶。叶最下2枚对生,其上为互生、对生或轮生,在花下方为轮生;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3厘米。花单一,顶生,下垂;花被钟状,裂片6,分离,黄绿色,上部有紫色斑点,长3~4厘米;雄蕊6,花药基部着生;子房上位,通常3室。蒴果,室裂,膜质,长圆形,每室有扁平种子2列。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地。分布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咳痰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复方治支气管炎:太白贝母、桔梗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光棍草

    药材名称光棍草拼音Guānɡ Gùn Cǎo别名一根香、观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粗齿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grossedentat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

  • 禾秆蹄盖蕨

    药材名称禾秆蹄盖蕨拼音Hé Gǎn Tí Gài Jué别名尖裂蹄盖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禾秆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yokoscense(Franch.et Sa

  • 灯笼婆婆纳

    药材名称灯笼婆婆纳拼音Dēnɡ Lonɡ Pó Pó Nà别名灯笼草、阿拉伯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灯笼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

  • 山萩

    药材名称山萩别名珠光香青、大火草、毛女儿草、牛舌草、九头艾、大叶白头翁、避风草来源菊科青香属植物珠光香青Anaphalis margaritacea (L.) Benth. Et Hook. f,以全

  • 毛大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大丁草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来源

  • 羊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肝药材名称羊肝拼音Yánɡ Gān别名绵羊肝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肝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羊肝含多钟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B12等。

  • 锦香草

    药材名称锦香草拼音Jǐn Xiānɡ Cǎo别名白毛虎舌毡、老虎耳、石用、大虎耳草、山霸王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锦香草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caualerie

  • 鸡肠狼毒

    《中药大辞典》:鸡肠狼毒药材名称鸡肠狼毒拼音Jī Chánɡ Lánɡ Dú别名顺水龙(《滇南木草》),顺水狼毒(《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

  • 匍匐滨藜

    药材名称匍匐滨藜拼音Pú Fú Bīn Lí别名海芙蓉、海归母、沙马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匍匐滨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riplex repens Roth.[A.belangeri B

  • 桑鳸

    药材名称桑鳸拼音Sānɡ Hù别名桑扈(《诗经》),青雀、窃脂(陆玑《诗疏》),蜡嘴雀、蜡嘴(《纲目》)。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原形态体长20余厘米。嘴厚而强,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