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蛇药

大蛇药

《中药大辞典》:大蛇药

药材名称大蛇药

拼音Dà Shé Yào

别名阿婆伞、火蕾木、凉伞木(《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五加种植物幌伞枫树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7米。根皮肥厚多汁,浅褐色。树干直立少分枝,表皮粗糙,灰黑色,有纵裂和横纹。多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纸质,椭圆形,长6~12厘米,全缘,两面无毛;侧脉6~10对;叶柄长15~30厘米。花数朵排成小伞形化序,花序复排列在10~20厘米的分枝上而组成大圆锥花序,全部密被褐色星状柔毛;萼有毡毛,几全缘或有不明显的5齿;花瓣5;雄蕊5;子房2室,花柱2,离生。浆果状核果,扁圆形。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的山谷及山坡疏林下。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①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消肿,止痛。治烧伤,脓泡疮,急性热病。"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坏死性蜂窝织炎合并淋巴腺炎,疖肿,无名肿毒,骨髓炎,骨折,扭挫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毒蛇咬伤,风热感冒,中暑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蛇药

药材名称大蛇药

拼音Dà Shé Yào

英文名Root or bark of Fragrant heteropanax

别名五加通、阿婆伞

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幌伞枫的根、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nax fragrans(Roxb.) Seem.[Panax fragrans Roxb.; Hedera fragrans D. Don]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根部或剥取树皮,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叶全年均可采,多鲜用。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30cm胸围达70cm。树皮肥厚,多汁,浅灰棕色,深比值裂;枝粗壮,无刺。三至五回羽状复叶,互生,直径达50-100cm;叶柄长15-30cm,无毛或几无毛,小叶柚长约1cm或无柚,顶生小叶柄有时更长;小叶片纸质,在羽片轴上对生,椭圆形,长5.5-13cm,宽3.5-6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两面均无毛;侧脉6-10对。圆锥花序顶生,长30-40cm,主轴及分枝离生犭生星状绒毛,后渐脱落;伞形,花序头状,直径约1.2cm,有花数朵;花萼有绒毛,长约2mm,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卵形,长约2mm,淡黄白色,外面疏被绒毛;雄蕊5,花丝长于花瓣,约2mm;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形展。果实卵球形,略侧扁,长7mm,厚3-5mm,黑色,室间有两条纵沟,突存花柱长约2mm。种子2颗,形扁。花期秋季,果冬季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森林中,庭园中偶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胡萝卜甙(dau-costerol),白千层酸(melaleucic acid),3β二羟基-20(29)-羽扇烯-27,28-二羧酸[3β,23-dihydroxy-20(29)-lupene-27,28-dioic acid]和白千层酸-28-O-[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甙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中暑头痛;痈疖肿毒;瘰疬;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1.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消肿,止痛。治烧伤,脓泡疮,急性热病。2.《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坏死性蜂窝织炎合并淋巴腺炎,疖肿,无名肿毒,骨髓炎,骨折,扭挫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毒蛇咬伤,风热感冒,中暑头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吕宋果

    《中药大辞典》:吕宋果药材名称吕宋果拼音Lǚ Sònɡ Guǒ别名加穵弄、宝豆(《本草补》),苦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原形态大型木质藤本。

  • 乌苏里黄芩

    药材名称乌苏里黄芩拼音Wū Sū Lǐ Huánɡ Qín别名小黄芩、胡黄芩、黄底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乌苏里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pekinbensis Max

  • 大扁竹兰

    药材名称大扁竹兰拼音Dà Biǎn Zhú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扇形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attii Bake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除去茎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

  • 岭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岭南铁角蕨拼音Lǐnɡ Nán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Sampson's Spleenwort别名肥蕨出处始载于《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岭南铁角蕨的全草

  • 台湾厚壳树

    药材名称台湾厚壳树别名岭南白莲茶来源紫草科台湾厚壳树Ehretia taiwaniana Nakai,以树皮、木心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性味木心材:甘、咸,平。树皮:苦,平。功能主治木心材:破瘀

  • 美丽兔尾草

    药材名称美丽兔尾草别名狐狸尾、退蛆草来源豆科美丽兔尾草Uraria picta (Jacq.) Desv.,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除湿,散寒。主治感冒发热,

  • 蚕豆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壳药材名称蚕豆壳拼音Cán Dòu Ké别名蚕豆皮(《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生境分部

  • 蜜环菌

    药材名称蜜环菌拼音Mì Huán Jūn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出处曾占春《皇和蕈谱》载:“初茸者即糖蕈也。此蕈含苞未发,深卷,新鲜者味尤美,已张伞者味粗,

  • 南蛇竻苗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气》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 马骨

    《中药大辞典》:马骨药材名称马骨拼音Mǎ G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性味甘,凉。①《别录》:"头骨:微寒。"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