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地涩涩

地涩涩

《中药大辞典》:地涩涩

药材名称地涩涩

拼音Dì Sè Sè

别名仙桃草、养皮草(《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草药》

来源玄参种植物婆婆纳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6~7月采收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蒸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婆婆纳又名:百里香婆婆纳

多年生小草本,高6~20厘米。灰白色根茎细长,着生多数须根。茎基部匍匐,分枝,具短柔毛。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长6~12毫米,宽4~8毫米,近全缘或有微齿;无柄或有极短柄。总状花序顶生;花近白色,带蓝色条纹,花梗基部有披针形苞片;萼4裂;花冠管极短,肢4裂;雄蕊2;子房上位,2室。蒴果近球形,先端凹陷。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林缘草丛中。分布西北、东北、华北、中南各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桃叶珊瑚甙0.16%,甘露醇0.45%。

性味①《陕西中草药》:"味甘苦涩,性平。"

②《陕西草药》:"味酸涩,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创伤出血,口疮,汤火伤。

①《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蛇咬伤。"

②《陕西草药》:"收敛,止血,消炎。治汤火伤,口疮,顽疮。"

用法用量内服:熬汤,1~3钱;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治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内出血:仙槐草果一两。研粉,每次一至二钱,白酒冲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涩涩

药材名称地涩涩

拼音Dì Sè Sè

英文名Herb of Thymeleaf Speed welt

别名荞皮草、仙桃草、小对经草

出处出自《陕西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小婆婆纳带虫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onica serpyllifolia L.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蒸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婆婆纳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茎下部匍匐生根,中上部的直立,通常丛生,被柔毛。叶对生;无柄,有时下部的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8-25mm,宽7-15mm,两端钝圆,全缘或具微钝齿,光滑,3-5出脉。总状花序顶生,细长,花多,单生或复出,果期延长达20cm,花序各部分均被多细胞柔毛;花萼4深裂,裂片长卵形,长约3mm,边缘有腺柔毛;花冠蓝色、紫色或紫红色,长约4mm,辐状,筒部极短,4裂,前面1裂片长卵形,喉部无毛。蒴果近肾形或肾状倒心形,长2-3mm,宽4-5mm,基部圆形或平截,边缘有一圈多细胞腺毛,花柱长约2.5mm。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的山坡、草地及湿草甸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及湖北、湖南。

化学成分全草含桃叶珊瑚甙(aucubin)[1],D-甘露醇(D-mannitol)[2]。

药理作用婆婆纳全草含桃叶珊瑚甙[1],此成分有泻下作用,服药6h起效,ED50为0.39g/kg,并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2]。

性味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创伤出血;口疮;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浸酒或研末。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蛇咬伤。

2.《陕西草药》:收敛,止血,消炎。治汤火伤,口疮,顽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坠桃草

    药材名称坠桃草拼音Zhuì Táo Cǎo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双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crotis unifolia(Forst)Reichb.f.采收和储藏

  • 鸡血李

    《中药大辞典》:鸡血李药材名称鸡血李拼音Jī Xuè Lǐ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叶。夏、秋采集。原形态杏李。又名:红李、秋根子。落叶乔木。树形尖塔状,枝直上,幼时光滑。

  • 霹水草

    药材名称霹水草拼音Pī Shuí Cǎo别名如意草(《滇南本草》),鸡冠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披散

  • 树头发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头发药材名称树头发拼音Shù Tóu Fɑ别名黑龙须、银头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珊瑚菌科龙须菌属植物黑龙须菌Pterula umbrinella Bres.,以

  • 茶子木花

    药材名称茶子木花拼音Chá Zǐ Mù Huā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花朵。冬季采收。化学成分花瓣、花托、花蕊、子房等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山柰酚的糖甙、芸香甙等。性

  • 杏花

    《中药大辞典》:杏花药材名称杏花拼音Xìnɡ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性味①《别录》:"味苦,无毒。&quo

  • 人参条

    药材名称人参条拼音Rén Shēn Tiáo出处《本草从新》原作"参条"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功能主治《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

  • 木瓜核

    《中药大辞典》:木瓜核药材名称木瓜核拼音Mù Guā Hé别名木瓜子(《普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种子。功能主治《纲目》:"治霍乱烦躁气急,每嚼七

  • 金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橘药材名称金橘拼音Jīn Jú别名金枣、牛奶橘来源芸香科金橘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地区。性

  • 观音莲

    《中药大辞典》:观音莲药材名称观音莲拼音Guān Yīn Lián别名海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左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