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吹风藤

吹风藤

药材名称吹风藤

拼音Chuī Fēnɡ Ténɡ

别名构芭、双飞蝴蝶、牛奶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的根及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odes vitiginea(Hance)Hemsl.[Erythrostaphyle vitiginea Hance;Iodes ovalis(nonB1.)Merr.ex Grof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小果微花藤 木质藤本。小枝压扁,被淡黄色硬伏毛,卷须腋生或生于叶柄的一侧。叶近对生;叶柄长1-3cm,被淡黄色硬伏毛;叶片薄纸质,长卵形至卵形,长6-17cm,宽3-11cm,先端长渐尖有时急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上面沿脉被硬伏毛,密具细颗粒状突起,下面密被白色或淡黄色粗硬伏毛及少数直柔毛;侧脉4-6对。花雌雄异株,伞房圆锥花序腋生,密被锈色绒毛;雄花序长8-20cm,雄花黄绿色;要片5,披针形,近基部连合,外被锈色柔毛;花瓣5,中部以下连合,先端有小尖突,外被黄褐色柔毛;雄蕊5,花丝极短;子房不发育,被刺状长柔毛;雌花序较短,雌花绿色;萼片5,外被锈色柔毛;花瓣5(-6),外被黄褐色柔毛;无退化雄蕊;子房卵状圆球形,密被黄色刺状柔毛,柱头近圆盘形,3浅裂。核果卵形或阔卵形,长1.3-2.2cm,熟时红色,干时略压扁,有多角形陷穴,密被黄色绒毛,具宿存增大的花瓣、花萼。花期12月至翌年6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1300m的沟谷季雨林至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风寒湿痹;肾炎;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文殊兰果

    《中药大辞典》:文殊兰果药材名称文殊兰果拼音Wén Shū Lán Guǒ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罗裙带"条。功能主治《

  • 小对叶草

    药材名称小对叶草拼音Xiǎo Duì Yè Cǎo别名小连翘、对月草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小连翘Hypericum erectum Thunb.,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入药。

  • 土附子

    《中药大辞典》:土附子药材名称土附子拼音Tǔ Fù Zǐ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塘鳢鱼科动物塘鳢鱼的卵子。原形态原动物详"土附"条。功能主治助相火,暖腰、肾。用烧酒醉食,颇

  • 香蕉弄蝶

    药材名称香蕉弄蝶拼音Xiānɡ Jiāo Nònɡ Dié英文名Skipper of plantains别名芭蕉卷叶蛾、蕉包虫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弄蝶科动物香蕉弄蝶的幼虫或成

  • 艾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艾叶药材名称艾叶拼音ài Yè英文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别名艾、艾蒿、家艾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 蜢臂兰

    药材名称蜢臂兰拼音Měnɡ Bì Lán别名鸡腿莲、过天涯、落山脚、山槟榔、上石虾、石壁风、老虎牙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a corneri Reichb.f

  • 柠条根

    《中药大辞典》:柠条根药材名称柠条根拼音Nínɡ Tiáo Gēn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根。夏、秋季采挖,晒干,切片。性味味微辛,性温。功能主治滋阴

  • 燕窝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窝药材名称燕窝拼音Yàn Wō别名官燕、白燕、灰腰金丝燕、爪哇金丝燕、单色金丝燕、南海金丝燕来源雨燕目雨燕科灰腰金丝燕Collocalia inexpectata Hu

  • 拔毒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拔毒散药材名称拔毒散拼音Bá Dú Sàn别名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巴掌叶、肯麻尖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四川黄花稔Sida szechu

  • 木芙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芙蓉药材名称木芙蓉拼音Mù Fú Rónɡ别名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观花、清凉膏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