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凤凰毛

凤凰毛

药材名称凤凰毛

拼音Fènɡ Huánɡ Máo

英文名root of Distichous saccolabium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更叶盆距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strochilus distichus (Lincli.) O. Kuntz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列叶盆距兰,多年生附生草本。茎细长,下垂,分枝。叶2裂,直立,肉质,披针形,长2-2.5cm,宽5mm,先端渐尖而3裂,裂片刚毛状。总状花序与叶等长,有花2-4朵;花苞片长圆形,近急尖;花绿色带紫斑;萼片与花瓣近相同,长圆状椭圆形,长约6mm,宽2.5-3mm;唇瓣侧裂片不明显,中裂片肉质,肾状三角形,与距成直角而平展,全缘,上表面光滑,近基部有两个圆锥形胼胝体;距短而宽,与子房垂直;合蕊柱粗,蕊喙短、宽;花粉块2,蕊喙柄细长,粘盘长圆形,一端2裂呈叉状。蒴果球形;种子小,多数。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

性味苦;凉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治乳腺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猩猩木

    药材名称猩猩木别名一品红、叶象花、叶上花来源大戟科猩猩木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接骨消肿。主治

  • 醉针茅

    药材名称醉针茅拼音Zuì Zhēn Máo别名药老、药草、米米蒿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醉马草的全革。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采收和储藏:

  • 黄麻子

    《中药大辞典》:黄麻子药材名称黄麻子拼音Huánɡ Má Zi别名大麻子(汪连仕《采药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黄麻属甙A、长蒴黄麻甙、葡萄

  • 木椒根

    药材名称木椒根拼音Mù Jiāo Gēn别名木姜子根(《重庆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8~10月采挖。性味①《重庆草药》:"味辛辣,性热,无毒。"

  • 长隔距兰

    药材名称长隔距兰别名马尾吊兰、吊兰、龙角草、木不角、鹿角草、圆叶吊兰、光棍草来源兰科长隔距兰Sarcanthus elongatus Rolf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甘、酸,平。功能主治舒

  • 刺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果藤药材名称刺果藤别名大胶藤、牛蹄麻、鸡冠麻来源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涩、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

  • 麻栎

    药材名称麻栎拼音Má Lì别名青刚、橡椀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以果实及树皮、叶入药。秋季采果实,晒干;夏季采鲜叶入药。性味树皮、

  • 栗花

    《中药大辞典》:栗花药材名称栗花拼音Lì Hu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②《四川中药志》:&q

  • 海桐花

    药材名称海桐花别名海桐来源海桐花科海桐花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Ait.,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地。功能主治杀虫,外用煎水洗疥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野大豆

    药材名称野大豆别名马料豆、乌豆来源豆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益肾,止汗。主治头晕,目昏,风痹汗多。用法用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