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毛山豆根
药材名称伏毛山豆根
别名苦参
来源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 Y. Wu,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治肠炎腹泻,腹胀,胃痛,咽喉痛。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伏毛山豆根
别名苦参
来源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 Y. Wu,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治肠炎腹泻,腹胀,胃痛,咽喉痛。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石蔓藤拼音Shí Màn Ténɡ别名牛儿藤、大鸭公藤来源鼠李科石蔓藤Berchemia hypochrysa Schneid.,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
药材名称化香树拼音Huà Xiānɡ Shù别名山麻柳来源胡桃科化香树属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随用随采,洗净
《全国中草药汇编》:罗伞树药材名称罗伞树别名高脚罗伞树、高脚罗伞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 Blume,以根、叶入药。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咽消肿,散瘀止
药材名称润鳞鳞毛蕨来源蕨类鳞毛蕨科润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 (Benth.) C.chr.ex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华南长江流域向北达河南。功能主治敛疮,解毒
《中药大辞典》:功劳子药材名称功劳子拼音Gōnɡ Láo Zǐ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果实。6月采摘果序,晒干,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至足干
《中药大辞典》:金匙叶草药材名称金匙叶草拼音Jīn Chí Yè Cǎo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白花丹科植物黄花补血草的花。夏、秋采集。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
药材名称火绳树拼音Huǒ Shénɡ 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翅果麻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ydia calyina Rox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树皮或叶,晒干。原形态翅果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仲藤药材名称杜仲藤拼音Dù Zhònɡ Ténɡ别名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鸡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胶藤来源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毛杜仲藤Parabar
药材名称岭南铁角蕨拼音Lǐnɡ Nán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Sampson's Spleenwort别名肥蕨出处始载于《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岭南铁角蕨的全草
《中药大辞典》:羊外肾药材名称羊外肾拼音Yánɡ Wài Shèn别名羊石子(《本事方》),羊肾(《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睾丸。宰羊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