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丁茄

丁茄

药材名称丁茄

拼音Dīnɡ Qié

别名癫茄、大癫茄、野颠茄、野西红柿、钮茄根、山马铃、刺丁茄、番鬼茄

来源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用。秋季采根、果,洗净,鲜用或干用。

原形态亚灌木,高30-60厘米。茎有劲直的长刺,幼嫩部混生刺毛。叶互生,具有刺长柄;叶片宽卵形,长5-12厘米,宽5-10厘米,5-7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紧贴的硬毛,脉上均有长刺。夏、秋开花,聚伞花序腋生,花少数或单生;萼先端5裂有长刺;花冠辐状,白色,裂片披针形。雄蕊5,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直径2.5-4厘米,光滑,基部有带刺的宿萼,成熟时橙红色,有很多种子。

生境分部生于村旁、路旁、园边、半阴湿肥沃的地方。分布于长江以南至福建、台湾、广西、广东、云南等省。

栽培喜温暖、向阳环境,不耐寒,北方可在温暖季节栽培。对土壤不甚选择,但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更为繁茂。种子繁殖,春季3/4月播种,穴播,每穴播种3~5粒,覆土约半寸,播种后如土壤保持湿润,约二周左右出苗,苗高2~3寸时需间苗一次,每穴留壮苗1株。生长期间注意管理,如发现蚜虫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1斤加水200斤喷杀。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茄碱(solanine),以未成熟果实中含量最多。又谓从浆果中分离出茄解碱(澳洲茄碱 solasonine,C45H73O16N)、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澳洲茄新碱(solasurine)。

性味苦、辛,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镇痛麻醉。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痈疮肿毒,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注意一般只作外用,不可内服。

复方冻疮:丁茄全草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鰕虎鱼

    《中药大辞典》:鰕虎鱼药材名称鰕虎鱼拼音Xiā Hǔ Yú别名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鳁、叼浪鱼(《纲目》),沙竹(《医林纂要》),光鱼、油光鱼(《黄渤海鱼类调

  • 鹰头

    《中药大辞典》:鹰头药材名称鹰头拼音Yīnɡ Tóu别名车风(《余居士选奇方》)。出处《药性论》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头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治痔瘘,头目

  • 小羊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羊桃药材名称小羊桃拼音Xiǎo Yánɡ Táo别名羊奶奶来源猕猴桃科小羊桃Actinidia purpurea Rehd.,以根、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江西

  • 贴骨散

    药材名称贴骨散拼音Tiē Gǔ Sàn别名拦路虎、粘娘娘、猪尾巴、大琉璃草来源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琉璃草Cynoglossum zeylanicum (Vahl)Thunb. ex Lehm.

  • 珊瑚草花

    药材名称珊瑚草花拼音Shān Hú Cǎo Huā出处本品以竹叶吉祥草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三蔓草类,云:“生云南山中。绿蔓,竹叶垂条,开花如吉祥草,六瓣,红白相间。长根色微红。”上述形态及

  • 牛鼻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以枝、叶入药

  • 荔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荔枝草药材名称荔枝草拼音Lì Zhī Cǎo别名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 木豆叶

    《中药大辞典》:木豆叶药材名称木豆叶拼音Mù Dòu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豆科植物木豆的叶片,随时可采。性味平,淡。有小毒。功能主治解痘毒,消炎肿。治小儿水痘,痈肿。

  • 羊胎

    《中药大辞典》:羊胎药材名称羊胎拼音Yánɡ Tāi出处《本草逢原》来源为母羊腹中的胎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功能主治调补肾虚羸瘦。复方治肾虚羸瘦:羊胎,鹿胎,紫

  • 铜锤草

    《中药大辞典》:铜锤草药材名称铜锤草拼音Tónɡ Chuí Cǎo别名大酸味草(《广州植物志》),大老鸦酸、地麦子(《贵州民间药物》),紫酢浆草(《四川中药志》),红花柞浆草、大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