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枳壳汤

黄连枳壳汤

《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黄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3克枳壳2.4克当归2.4克白芍药3克茯苓泽泻青皮槟榔各2.1克木香1.5克(磨汁入)甘草1.2克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积行滞。治湿热痢疾。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湿热积滞,初作炽迫,加大黄朴消各6克;白痢,加吴茱萸(炮)1.5克;腹痛,倍芍药,加延胡索泽兰叶;赤白兼下,加桃仁滑石,归尾、陈皮各1.5克;下痢后气虚,后重不去,加升麻川芎;痢久滑泻,二便流利,加粟壳、诃子阿胶

摘录《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枳壳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治湿热痢疾,湿火伤于气分,腹痛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枳壳厚朴陈皮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积热泄泻,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右脉数大。

用法用量煎8分,冲调六一散3钱。

元气虚而积热又甚,应清者,加人参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黄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黄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1钱,枳壳8分,当归8分,白芍药1钱,茯苓7分,泽泻7分,青皮7分,槟榔7分,木香5分(磨汁入),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痢疾初作,多由湿热,但下之后,即服此汤1-2剂,并无再作。

用法用量《证治宝鉴》有厚朴,无木香

湿热积滞,初作炽迫者,宜下之,加大黄朴消各2钱;血痢,加黄芩地榆川芎桃仁各6分;白痢,加吴茱萸(炮)5分;腹痛者,倍芍药,加玄胡索、泽兰叶;赤白兼下者,加桃仁滑石、归尾、陈皮各5分;赤痢久弱,下后未愈,去芩、连,加归尾、芍药、川芎、熟地黄白术阿胶珠各1钱;湿甚,小水少,加木通泽泻、山栀、茯苓各5分;下后二便流利,惟后重不去,此气陷于下也,升麻川芎提之;痢久气血两虚者,八物汤养之;痢久滑泄,二便流利,腹中清,加粟壳、诃子阿胶之类涩之。

摘录《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

猜你喜欢

  • 补益阿胶丸

    《圣惠》卷八十:补益阿胶丸药方名称补益阿胶丸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牛膝1两半(去苗,烧灰),黄耆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柏子仁1两,芎?3分,赤石脂2两,艾叶3分(

  • 蛤消散

    药方名称蛤消散处方文蛤4两。功能主治脱肛。用法用量水5碗煎汤,入朴消4两,通手淋洗,至水冷方止。若觉热痛,用熊胆加冰片,水化涂之。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三花汤

    药方名称三花汤处方银花15克,菊花12克,红花9克,蒲公英24克,薄荷9克,蝉蜕9克,白蒺藜12克,赤芍12克,酒军3克。功能主治辛凉宣肺,祛风清热,化瘀通络。主风邪热毒,侵袭肺卫,郁滞成瘀,风火相煽

  • 代灸散

    药方名称代灸散处方官粉1钱,雄黄1钱,银朱1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溃烂,臭不可闻,久不能愈。用法用量方中银朱,《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轻粉”。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 加味五皮汤

    《万氏女科》卷三:加味五皮汤药方名称加味五皮汤处方桑白皮、陈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汉防己、枳壳(炒)、猪苓、炙草。功能主治产后虚肿,腠理不密,调理失宜,外受风湿,面目虚浮,四肢肿者。用法用量生姜

  • 陆抗膏

    药方名称陆抗膏处方猪脂3升,羊脂2升,牛髓2升(并炼成),白蜜2升,生姜汁3升(1方加生地黄3升)。制法上五味,先煎猪脂等,次下姜汁又煎,次下蜜复煎,候膏成收之。功能主治充髓补虚。主百病劳损,伤风湿。

  • 槐榆生地汤

    药方名称槐榆生地汤处方槐花地榆黄芩银花 生地白芍生鸡子甘草荆芥荷叶蒂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肠风、脏毒初起,火热下迫,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水煎服。热甚,加犀角、黄连。摘录《顾松园医镜》卷十五

  • 耳聋丸

    《青囊秘传》:耳聋丸药方名称耳聋丸处方巴豆2粒,全虫2个,麝香2厘,石菖蒲2寸。制法蒜汁为丸,莲子大,丝绵裹好。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右聋塞左耳,左聋塞右耳,两耳俱聋者,次第塞之,日1易。摘录《青囊秘

  • 生姜生大黄

    药方名称生姜生大黄处方生姜60克,生大黄30克,冰片1.5克。制法将生姜去皮、洗净、捣烂、挤汁,大黄、冰片研成细粉,再将各药加适量开水共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全部治愈,

  • 加减参苏饮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加减参苏饮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处方陈皮、半夏、甘草、茯苓、紫苏、葛根、前胡、桔梗。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风寒壮热,痰嗽,身痛,头疼。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