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鸭脚板草

鸭脚板草

《中药大辞典》:鸭脚板草

药材名称鸭脚板草

拼音Yā Jiǎo Bǎn Cǎo

别名辣子草、野芹菜(《分类草药性》)。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茛全草。春、夏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遍体被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基部分枝,常匍匐地上。叶为3出复叶,具长柄;叶片宽卵形,长2~4.5厘米,宽3~6厘米,中央小叶具长或短柄,宽卵形或菱状卵形,3浅裂至深裂,裂片上部边缘疏生锯齿,侧生小叶具短柄,不等地2裂。花对叶单生,具长梗,径约1.5厘米;萼片5,狭卵形,反曲;花瓣5,黄色,近椭圆形;雄蕊多数,花药黄色;雌蕊多数,子房上位,花柱钩曲。瘦果扁平,有边缘,中部突起,先端具短喙。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溪边或林边阴湿处。分布长江中、下游各地及台湾。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性热,味苦,有毒。"

②《湖南药物志》:"辛,有毒。"

功能主治治疟疾,瘿肿,毒疮,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恶疮,包鱼口,外治蛇咬。"

②《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

③《重庆草药》:"可以截疟。"

④《湖南药物志》:"治瘿肿。"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复方①截疟:发疟前以鸭脚板草嫩枝叶捣包脉筋(前臂内侧接腕处,也可包命门),但应以布垫之,包的时间不可太久。

②治毒疮或跌伤出血:鸭脚板草嫩茎叶捣烂,包伤口上,可以拔脓除毒,止血生肌。但不能敷在未伤的皮肤上,否则刺激起泡。

③治跌伤未破皮者:鸭脚板草少量,合酒涂揉之。(选方出《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脚板草

药材名称鸭脚板草

拼音Yā Jiǎo Bǎn Cǎo

英文名Herb of Siebold Buttercup

别名辣子草、野芹菜、水辣菜、地胡椒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sieboldii Miq.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扬子毛茛,多年生草本,高20-50cm。须根多数,簇生。茎铺散,斜升,下部节上伏地生根长叶,多分枝,密生开展的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2-5cm,密生开展的柔毛,基部扩大成褐色膜质宽鞘抱茎;叶片轮廓圆肾形至宽卵形,长2-5cm,宽3-6cm,基部心形;中央小叶宽卵形或菱状卵形,3浅裂或深裂,边缘有锯齿,小叶柄长1-5mm,被开展的柔毛;侧生小叶不等2裂,较小,具短柄;小叶两面疏生柔毛。花两性,直径1.2-1.8cm,与叶对生,花梗长3-8cm,密生柔毛;萼片5,狭卵形,长4-6mm,宽2-3mm,外面有柔毛;花瓣5,狭卵形或近椭圆形,长6-10mm,宽3-5mm,黄色,基部有长爪,蜜槽小鳞片位于爪基部;雄蕊20余,花药长约2mm;花托粗短,密生白柔毛;心皮多数。瘦果扁平,长3-4mm,无毛,边缘有宽约0.4mm的宽棱,喙长约1mm。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湿地或山林坡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茎下部节常生根;表面密生伸展的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叶片圆肾形至宽卵形,长2-5cm,宽3-6cm,下面密生柔毛;叶柄长2-5cm。花对叶单生,具长梗;萼片5,反曲;花瓣5,近椭圆形,长达7mm。气微,味辛,微苦。

性味辛;苦;性热;有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除痰截疟;解毒消肿。主疟疾;瘿肿;毒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内服:煎汤,3-9g。

注意多作外用,内服宜慎。

复方①截疟:发疟前以鸭脚板草嫩枝叶捣包脉筋(前臂内侧接腕处,也可包命门),但应以布垫之,包的时间不可太久。②治毒疮或跌伤出血:鸭脚板草嫩茎叶捣烂,包伤口上,可以拔脓除毒,止血生肌。但不能敷在未伤的皮肤上,否则刺激起泡。③治跌伤未破皮者:鸭脚板草少量,合酒涂揉之。(选方均出《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恶疮,包鱼口,外治蛇咬。

2.《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

3.《重庆草药》:可以截疟。

4.《湖南药物志》:治瘿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鹅脚板

    药材名称野鹅脚板拼音Yě é Jiǎo Bǎn别名直刺山芹菜来源伞形科野鹅脚板Sanicula orthacantha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

  • 蝈蝈

    《全国中草药汇编》:蝈蝈药材名称蝈蝈拼音Guō Guō别名螽斯、聒聒儿、郊游子来源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 Gampsocleis buergeri;G. inflata Ur.; G. gratiosa

  • 紫荆木

    《中药大辞典》:紫荆木药材名称紫荆木拼音Zǐ Jīnɡ M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木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性味《开宝本草》:"味苦,平

  • 百蕊草根

    《中药大辞典》:百蕊草根药材名称百蕊草根拼音Bǎi Ruǐ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用法用量内服

  • 龙船花根

    《中药大辞典》:龙船花根药材名称龙船花根拼音Lónɡ Chuán Huā Gēn别名红缨花树根(《广东中医》4(9):378,1959)。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根。性味广

  • 狗胆

    《中药大辞典》:狗胆药材名称狗胆拼音Gǒu Dǎn出处《本经》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胆。性味苦,寒。①《本经》:"平。"②《药性生论》:"味苦,有小毒。"③《玉楸药

  • 亚黑管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亚黑管菌药材名称亚黑管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亚黑管菌Bjerkandera fumosa (Pers. ex Fr.) Karst.,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树

  • 多裂委陵菜

    药材名称多裂委陵菜别名白马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

  • 柿饼

    《中药大辞典》:柿饼药材名称柿饼拼音Shì Bǐnɡ别名干柿(《日华子本草》),柿花(《纲目》),柿干(《本草备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

  • 蔓荆子叶

    药材名称蔓荆子叶拼音Màn Jīnɡ Zǐ Yè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