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指形体健康无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君王众庶,尽欲全形。”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①经外奇穴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纹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七寸。”②推拿穴位名。详大横纹条。
见海上方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即恶阻。详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即芎汤第一方,见芎汤条。
扶正是扶助正气,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祛邪是驱除病邪,目的也是为了保存正气。临床运用时,应根据正邪盛衰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或攻补兼施。扶正祛邪通常是针对正虚而邪稍衰的病情,以扶正为主、祛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肋疽。见该条。
病名。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前后二阴溃疡称之为狐;口腔、咽部溃疡称之为惑。狐惑即指前后二阴和口腔、咽部溃疡的病证。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产后狐惑症乃外感伤寒,邪传入里,寒变为热,里又不清,则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