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溶堂。阳湖(原属江苏武进)人。撰《保婴易知录》一书,论述保婴、杂症、疮疡等,对于育养小儿,论述较详。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8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4年。本书分草、木、金石、果、禽兽、及鳞介鱼虫六部,共收药290种。内容基本上不引证文献,论述简要,颇多个人见解。黄元御自号玉楸子,故以为书名。现有《黄氏医书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脱囊、疽。即外阴部肿大的病证。《外科大成》概括为:①单纯阴囊肿大。多因感受寒湿而致。宜用桃仁丸。②指内吊。详该条。③阴囊肿大,光亮不痛,偶见阴茎全缩。多为肝肾气虚而致。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已佚。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安耶。即仆参,见该条。
证名。指上下臂关节、肌肉作痛。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痰饮留滞、血不荣筋、阳气不足、气滞血瘀或提挈重物损伤所致。《证治要诀·臂痛》:“臂为风寒湿所搏,或饮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皆致臂痛,有肿者,有不肿者。…
病理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乳食停滞,或为暑湿所侵,化热灼液成痰,因循日久,结为顽块者,称为痰母。是齁的病因。详齁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乃水癞愈后,余毒在肾所致。其症全身斑驳或赤或白,日久眉须脱落。相当于结核型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