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颧骨伤

猜你喜欢

  • 肠屈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腹结,见该条。

  • 月水不利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一指经闭,二指经行不畅。

  • 补益摄血

    即补气止血。详该条。

  • 螺丝三七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红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西塘感证

    书名。3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证,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六经分症,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证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立论本于《医学纲目

  •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病名。即牵拉肘,详该条。

  • 小便不通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即癃闭,详该条。

  • 风头眩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头晕目眩。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

  • 以攻为补

    治法术语。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景岳全书·传忠录》:“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

  • 串枝莲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