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颠簸法

颠簸法

推拿方法名。病人俯伏,取膝肘或膝掌体位,并加大肘膝间的距离,充分暴露下腹。先作腹部按摩,使病人适应操作,然后双手合抱或平行置于病人腹下,托起腹部,再予突然放松,反复进行,逐渐加大幅度。重点在脐部或脐下区。如果腹胀明显,可将腹部左右摇晃。一般约5分钟左右休息片刻,至少要连续进行三次。用力大小,应达到使扭转肠系膜放松,和刺激肠恢复蠕动功能为宜。初作时患者多大声呼痛,通常在1~2次颠簸后有轻快感,整复后患者疲劳入睡,应注意变化,以防潜伏休克。《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第九》“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本法适用于全身情况尚好、血压、脉搏基本正常的早期肠扭转以及无腹膜刺激,无X线禁忌征象,或经初步手法治疗有明显好转的肠扭转患者。

猜你喜欢

  • 水罐

    火罐放入水(放在药液中者称药罐)中煮沸应用,故名。使用时,将罐子颠倒用镊子挟出,用折迭毛巾紧扪罐口,吸去水液,趁热吸附于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表。参见水罐法条。

  • 中医临床新编

    书名。广东省中医院编著。分上下二篇。上篇中医学基础,内容包括脏腑、病因、诊断、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药物、新医疗法等;下篇分述临床各科病症。本书重点阐述与临床结合比较紧密的基础理论,临床部分尽量选用在医

  • 蘡薁(yīng 婴 yù 玉)

    出《新修本草》。又名山葡萄、野葡萄藤、接骨藤。为葡萄科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Hance的茎叶。分布华东及江西、湖北等地。甘,平。祛湿利尿,清热解毒。①治风湿痹痛,淋病,痢疾,哕逆,乳腺

  • 赤淡黄筋

    推拿穴位。又称心筋、淡黄筋。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处。掐之,即转热,使元气流通,除壅塞之患。

  • 颈臂

    经外奇穴名。见《芒针疗法》。位于锁骨内1/3与外2/3交点向上1寸,当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深部在前斜角肌外缘稍内处,正当臂丛神经根;并有颈浅及颈横动、静脉的分支通过。主治上肢瘫

  • 要药分剂

    药物学著作。10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记述了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前

  • 立制石

    出《神农本草经》。为石之别名,详该条。

  • 皮肤

    参见皮毛条。

  • 夹肢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腋痈。见该条。

  • 王勋

    【介绍】:清代医家。字于圣,安徽歙县人。撰有《慈航集三元普济方》一书,对疟、痢等证记述较详。但拘于运气之论,而刻板地制定六十花甲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