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闪挫腰痛的古称。《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腰者,谓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痛也。”详闪挫腰痛条。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少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六月之时,故名之曰季夏痹也。”详手少阳经筋病候条。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瘙痒性疾患。《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形无匡郭,纵斜无定是也。”多因风、湿、热三邪侵犯肌肤,蕴郁日久所致。皮损边缘不整,无一定形态,纵横排列不定,瘙痒明显。治宜消风清热利湿,内服
指阴、阳、气、血亏损。《温疫论》下卷:“凡人大劳、大欲、及大病、久病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名为四损。”四损的病人,即使感受的疫邪不严重,但由于正气亏虚,不耐攻邪,故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出《药性论》。即防己,详该条。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阳虚恶寒,以阳气能温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阖,内伤房欲,火衰恶寒,即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其症必兼踡卧,足冷,濈濈自汗,两尺沉细。”《景岳全书·杂证谟》:“其证则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乌风障症、乌风。为五风变内障之一。本病罕见,风痰之人,阴虚火旺所致。类绿风内障,头时痛而不眩晕,眼前常见乌花,瞳神“色昏浊晕滞气,如暮雨中之浓烟重雾”(《张氏医通》卷八
出清·唐桐园《大生要旨》。指妊娠期应注意的六个方面:一除恼怒,二禁房劳,三戒生冷,四慎寒温,五服药饵,六宜静养。
出《丹溪心法》。即钩虫病。详该条。
指面部足部浮肿。为水肿病常见证候之一。《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王冰注:“庞然,肿起貌;壅,谓目下壅如卧蚕形也。”马莳注:“胕,足面也。”参见水肿、附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