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凡见风轮际处,由白珠而来无数粗细不等赤脉,周围圈圆侵入黑睛,黑睛上障起昏涩者,即此证,必有瘀滞在内。”详逆顺生翳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亦名胎前谵语。《张氏医通》卷十:“妊娠谵语,为藏府热极之候,急宜童便时时灌之。不应,用生地黄黄连散清其血中之火,庶胎得安。脉实者,加酒大黄下之,下迟则伤胎也。”
【介绍】:见邓苑条。
皮肤纹理粗疏。《灵枢·卫气失常》:“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木防己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证治同肾阳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