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肘后备急方》。地方性疟疾之一。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湿热郁蒸所致。《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于鼻翼凸出处平行两侧,上直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点。主治头面疔疮,直刺0.2~0.3寸。
见《草药手册》。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冉雪峰著。本书包括内、外、妇、儿科医案七十一则,案中结合中医理论较深入地分析病情,并能继承发扬传统治法,于临床辨证较有识见,治法亦较灵活。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见《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即肺痿。详肺痿条。
即一孕生三婴。
见伤寒论述义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