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方论衍义

金匮方论衍义

书名。3卷。元末明初赵良仁(以德)约撰于1368年。本书注释《金匮要略》较为详明,但刊本甚少流传。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见《金匮玉函经二注序》)。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医家,颇多引录赵氏的见解。原编删去林亿整理本25篇中最后三篇,是现存《金匮要略》较早的全注本。

猜你喜欢

  • 理血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各条。

  • 熊圣臣

    【介绍】:见熊立品条。

  • 落得打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大天和尚

    【介绍】:见马哈德哇条。

  • 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

    见六种新编条。

  • 李助

    【介绍】:东汉时医家。号翁君。曾著有《经方颂说》,不传。

  • 济世养生集医方

    见济世养生集条。

  • 金疮

    病名。见《金匮要略》卷中。即金创。详该条。

  • 黑疔

    病名。①系指牙龈生疔色黑。多由阳明火毒、或大肠经湿热薰蒸而成。为疔生于牙缝龈肉上,其色黑,且麻木而痒,或破溃后流脓血,疼痛甚剧,连及腮项。“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

  • 惊风痰热痧

    病证名。小儿发热面赤,手足抽搐,两目上视,痰喘不已。诊其六脉俱伏,反无热象。治以疏风而热不除,豁痰而痰不消,定惊而惊益甚者,属痧胀。视其腿弯、肘弯有痧筋,用消毒三棱针刺之,紫黑毒血流出自愈(《痧胀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