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漆树

野漆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漆树

药材名称野漆树

拼音Yě Qī Shù

来源漆树科漆树属植物野漆树Rhus succedanea L.以根、叶、树皮入药。根、树皮全年采,叶夏季采,果秋冬采。

性味苦、涩,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平喘,解毒,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哮喘,急、慢性肝炎,胃痛,跌打损伤;外用治骨折,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漆树过敏者宜慎用。

备注(1)有人接触漆树后会引起皮肤红肿,痒痛,故对漆树过敏者宜慎用。如引起过敏可用韭菜烤热擦患处,或用肥皂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同时内服安其敏片或非那根片。误食过量引起强烈刺激,呕吐,疲倦,瞳孔散大,可大量饮水后服蛋清、面糊、活性炭,也可服苯海拉明及注射钙剂,酌情给予解痉剂等对症治疗,用时宜慎。

(2)同属植物木蜡树Rhus sylvestris Sicb, et Zucc.亦作野漆树应用,功效相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野漆树

药材名称野漆树

拼音Yě Qī Shù

别名染山红、臭毛漆树、山漆、山贼仔、漆树、痒漆树、擦子树、漆木。

出处野漆树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野漆树,山中多有之。枝干俱如漆,霜后叶红如乌桕叶,俗亦谓之染山红。结黑实,亦如漆子。”并附图1帧。据所述及图示,其原植物与今野漆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L.)O.Kuntze[Rhus sucCedanea 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嫩叶,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野漆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达10m。小枝粗壮,无毛;顶芽大,紫褐色,外面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集生于小枝顶端,无毛,长25-35cm,有小叶9-15,叶轴和叶柄圆柱形;叶柄长6-9cm;小叶对生或近对生,小叶柄长2-5mm,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阔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多少偏斜,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背常具白粉;侧脉15-22对,弧形上升,两面略突。圆锥花序长7-15cm,为叶长之半,多分枝,无毛;花小,单性异株,黄绿色,径约2mm;花梗长约2mm;花萼裂片阔卵形,先端钝,长约1mm;花瓣5,长圆形,先端钝,长约2mm,中部具不明显的羽状脉;雄蕊5,伸出,花丝线形,长约2mm,花药卵形,长约1mm;花盘5裂;子房球形,径约0.8mm,无毛,花柱1,短,柱头3裂,褐色。核果大,偏斜,径7-10mm,压扁,先端偏离中心,外果皮薄,淡黄色,无毛,中果皮厚,蜡质,白色;果核坚硬,压扁;干时有皱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25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心材含非瑟素(fisetin),黄颜木素(fust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硫黄菊素(sulfuretin),紫铆花素(butein)和2-苯基-2,6,3',4'-四羟基香豆-3-酮(2-benzyl-2,6,3',4'-tetrahy-droxycoumaran-3-one)树蜡中含5种脂肪酸: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还含黄酮类成分:新野漆树双黄烷酮(neorhusflavanone)。 叶含野漆树甙(rhoifolin),没食子酸和并没食子酸(ellagicacid),鞣云实精(corilagin)。 果核与种子含并没食子酸和脂肪酸(fatty acid),还含黄酮类成分: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贝壳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南方贝壳杉双黄酮(robusta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gathisflavone),野漆树双黄酮(rhusflavone),野漆树双黄烷酮(rhusflavanone),木蜡树双黄烷酮(succedanaflava-none)和新野漆树双黄烷酮。

药理作用非瑟素有解痉作用,在小鼠小肠标本上,它对抗乙酰胆碱的致痉作用为罂粟碱的166%。

性味苦;涩;平;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主咳血;吐血;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烂敷。

注意对漆过敏者慎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爪槭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槭药材名称鸡爪槭来源为槭树科槭属植物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以枝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止痛,解毒。用于腹痛;外用治痈疖肿毒。用

  • 大一面锣

    《中药大辞典》:大一面锣药材名称大一面锣拼音Dà Yī Miàn Luó别名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

  • 仙茅参

    药材名称仙茅参拼音Xiān Máo Shēn别名茅草细辛(《贵州民间方药集》),毛草七、倒扎草根(《贵州民间药物》),条参、水防风、丝茅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植药调查》来源为菊科植

  • 腐婢根

    《中药大辞典》:腐婢根药材名称腐婢根拼音Fǔ Bì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根。全年可采。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小铜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铜锤药材名称小铜锤拼音Xiǎo Tónɡ Chuí别名铜锤草、美形金纽扣、细麻药、小麻药、过海龙、黄花草、遍地红、乌龙过江来源菊科金纽扣属植物美形金纽扣Spi

  • 苦丁茶

    《中药大辞典》:苦丁茶药材名称苦丁茶拼音Kǔ Dīnɡ Chá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主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原形态①枸骨,详"枸骨叶"条。②大叶冬青,又名:波罗

  • 半圆盖阴石蕨

    药材名称半圆盖阴石蕨拼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半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皂角菌

    药材名称皂角菌别名树舌、赤色老母菌、扁木灵芝、扁芝、扁蕈、白斑腐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皂角菌Ganoderma applanatum (Pers. ex Gray) Pat.,以子实体入

  • 定经草

    药材名称定经草拼音Dìnɡ Jīnɡ Cǎo别名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广西药植名录》),惊风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1~10月间采。

  • 芜菁

    《中药大辞典》:芜菁药材名称芜菁拼音Wú Jīnɡ别名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