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表里

表里

八纲中用以辨别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二纲。一般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较轻浅;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较深重。伤寒温病的证候分类中,对表里证的辨别,有明确的区分:伤寒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又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温热病初感在上焦,病属于表,一入中焦下焦即属于里。这些表证、里证,各有其证候类型,但必须结合寒热虚实,才能分析疾病的性质和邪正消长情况。由于体质强弱,邪正盛衰,病情的发展演变,可出现表证入里里证出表表里同病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复杂情况。详见各条。

猜你喜欢

  • 评点叶案存真类编

    见叶氏医案存真条。

  • 阴阳消长

    自然事物的阴阳双方是对立的,总是此盛彼衰,此消彼长地变化。如反映在病理变化的“热盛伤津”、“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金创瘈疭方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0卷。已佚。

  • 点烙三十六黄经

    书名。1卷。不著撰人。《郡斋读书后志》认为系唐代著作。本书专谈用点烙法治疗多种黄疸病证。原书已佚,但其佚文保留于《太平圣惠方》第55卷中。

  • 肥积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阳漏之别称。详该条。

  • 表里配穴法

    配穴法之一。指在表里相合的经脉上选配穴位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一般以原络配穴法为代表,但不局限于此。如胃病取足三里(胃)与公孙(脾);咳嗽取太渊(肺)与合谷(大肠);肝病取太冲(肝)与阳陵泉

  • 枳壳大黄汤

    《症因脉治》卷四方。枳壳、大黄、陈皮、木通、葛根、厚朴、甘草。水煎服。治酒积腹痛,痛而欲利,脉沉数者。

  • 任尽言

    【介绍】:见任元受条。

  • 高深甫

    【介绍】:见高濂条。

  • 熊彦明

    【介绍】:元代医家。选《孙允贤医方集成》,并附入《济生拔萃》、《宣明论》等方,题名为《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