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少阴经别,见该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年。即法罗海,详该条。
即春、夏、秋、冬四季。
【介绍】:见唐慎微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因阳热而致的小便不通。膀胱主藏津液,借气化才能排出。如果热邪壅结膀胱,使气化功能受阻,水道不通,故使小便不通。其症除小便不通外,可兼有一派热象,如发热,面红,烦躁多啼,指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见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月经。详该条。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风痰。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