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肾地黄丸

补肾地黄丸

活幼心书》卷下: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山药(去黑皮)山茱萸(酒浸润,蒸透,去核,取皮用)熟干地黄(酒洗,焙干)各15克鹿茸(蜜或酒涂,炒)川牛膝(酒洗,焙)各12克 牡丹根皮(净洗)白茯苓(去皮)各9克泽泻(去粗皮)6克

制法上药锉焙为末,炼蜜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主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枯竭,囟大,头缝不合,语迟、行迟、齿迟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5丸,空腹时用温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半斤,(酒浸2日,蒸烂研膏与柏拌,晒干),鼠苓1两(酒炒),白茯苓4两,黄柏1斤(锉,同地黄晒干),当归(酒洗)、枳壳(去瓤)、麦门冬(去心)1两,熟地黄(酒浸)2两,天门冬(去心)2两,拣参2两,甘菊花2两,生芩1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心火,益肾水,除骨蒸,壮筋骨,明眼目。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酒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

《保命歌括》卷三十四: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酒洗)8两(再蒸,焙干,取末,忌铁),山药(刮去赤皮)4两,茱萸(去核,取肉,焙干)4两,白茯苓(去筋膜)4两,巴戟(去心取肉)4两,肉苁蓉(酒洗,去外鳞,破去内白膜,晒干)2两,杜仲(去粗皮,切,盐水炒丝尽,取末)3两,川牛膝(去芦,酒洗,焙干)3两,芡实(取肉)3两,甘枸杞(焙)2两,远志(去芦取肉)2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服之壮阳益精补肾。女子服之则月事以时下,能令有子,小儿服之能治胎禀怯弱之病。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幼幼集成》卷三: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1两,怀山药1两,山萸肉1两,嫩鹿茸2两,淮牛膝2两,粉丹皮1两,白云苓1两,宣泽泻1两,北五味1两,补骨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肝肾虚喘。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当归鸡血藤汤

    药方名称当归鸡血藤汤处方当归15克 熟地15克 桂圆肉6克白芍9克丹参9克鸡血藤15克功能主治主骨伤患者后期气血虚弱;肿瘤经化疗或放疗期间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摘录《中医伤

  • 保妇康栓

    药方名称保妇康栓处方莪术油82g冰片75g性状呈乳白色、乳黄色或棕黄色的子弹形。炮制上二味,将莪术油与75g聚山梨酯80混匀,冰片用适量的乙醇溶解,与上述油溶液混合均匀。另取聚氧乙烯硬脂酸酯1551g

  • 鸡卵蜜

    药方名称鸡卵蜜处方鸡卵1枚。功能主治小儿诸热。用法用量和白蜜服之。摘录方出《卫生总微》卷三,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二一

  • 糠锌油

    药方名称糠锌油处方糠馏油5g,氧化锌50g,花生油50g。功能主治止痒,消炎,减少渗出。主用法用量外搽,每日3-4次。摘录《中医外科学》

  • 血瘀散

    药方名称血瘀散处方乱发500克(洗净,烧灰)制法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治产后溺血,脉涩者。用法用量生地汁调下9克。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别名白术茯苓汤、茯苓白术汤、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处方芍药3两,甘草2两(炙),生姜(切)3两,白术3两,茯苓3两,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利水通阳。主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

  • 保幼化风丹

    《古今医鉴》卷十三:保幼化风丹药方名称保幼化风丹处方南星1两,半夏1两,川乌1两,白附子1两(水洗净),郁金5钱。制法上为末,装入腊月黄牛胆内,阴干,百日取出,研为末。功能主治祛风痰,散惊热。主小儿惊

  • 朱雀丸

    药方名称朱雀丸处方茯神60克(去皮)沉香15克制法上药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心火不降,肾水不开,心神不定,恍惚不乐,事多健忘,心悸怔忡。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人参汤下。摘录《百一选

  • 栀子清肝汤

    药方名称栀子清肝汤处方牛蒡子柴胡川芎白芍石膏当归山栀 丹皮各3克黄芩黄连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

  • 侧柏丸

    《圣惠》卷七十九:侧柏丸药方名称侧柏丸处方侧柏1两(炙微黄),白芍药1两,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续断1分,代赭1两半,牛角腮灰1两,当归1两(锉,微炒),龟甲2两(涂醋,炙令微黄),桑耳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