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方法。详和阴阳条。
病证名。腮及颊部充血,发红而肿痛者。多因风热毒邪壅滞阳明、少阳经脉,以致气血郁遏而成。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赤小豆末和蜜涂之。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肩胛部,腋后纹头直上,与第四胸椎棘突相平处。主治肩背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见《本草纲目》。为伏龙肝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3卷。日人甲贺通元撰于1720年。本书选常用方1500余首,分为57类。每方详考方剂原委,间录古今名医有关论述,阐发古人立方本旨,及治证、加减、煎法、汤使妙意,以知变通。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
《理虚元鉴》卷五方。獭爪(醋炙,为末),獭肝(阴干),生地黄,龟板,麦门冬,沙参,银柴胡,地骨皮,百部,牡丹皮,桔梗,炙甘草。研末为丸,每服五至七分,入煎剂融化送下。治传尸劳。
【介绍】:见徐大椿条。
针法著作。承淡安等编。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上的应用。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见《广州植物志》。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舌本痿软,不能举动的舌象。为心气伤损之征。若淡红而痿者,为气血不足;若深红而痿者,为气血热盛;若紫红而痿者,为脏腑热极;若绛红而痿者,为阴亏已极(见《伤寒舌鉴》)。当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决定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