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熊立品条。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暑疟痢等,迁延时日,抑遏邪气而致搐者。详搐条。
指纹如水字的形状,多属脾肺阴伤(见《四诊抉微》)。
①见《陆川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苦地胆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子宫脱垂。详该条。
病名。即痔的俗称。详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五倍子30克,甘草24克。为细末,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二次。治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病名。即肉疙瘩。详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即生于左臀下摺纹中之外痈。参见外痈条。
前臂内侧自肘至腕的皮肤,体表望诊和切诊的部位。《灵枢·论疾诊尺》:“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又:“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