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丸

茴香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炒八角30克,吴茱萸30克,荔枝核30克,山楂核30克,橘核90克,枳实24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

功能主治温经导滞,理气止痛。主寒凝肝经。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姜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宣明论》卷十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炒)半两,良姜半两,官桂半两,苍术1两(汁浸)。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痛。主男子、妇人脐腹疼痛刺胸膈不止者,下元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后生姜汤送下;止痛,温酒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普济方》卷三九九: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陈皮、茱萸、三棱莪术丁香枳壳(炒)、茴香(炒)、槟榔(炒,去巴)、神曲麦芽各等分,使君子100个。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虫积气痛。

用法用量空心饭饮送下;或姜汤送下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

《局方》卷五: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

处方威灵仙(洗去土)3两,川乌头(炮,去皮脐)3两,陈皮(去白)3两,防风(去苗)3两,川楝子(麸炒)3两,萆薢3两,乌药(去土)5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2两,赤小豆8两,茴香(炒)8两,地龙(去土,炒)7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补虚损,除风冷,壮筋骨,明耳目。主丈夫无脏久虚,冷气攻冲,脐腹绞痛,腰背拘急,面色萎黄,饮食减少,及膀胱、小肠气痛,并肾脏风毒,头面虚浮,目暗耳鸣,脚膝无力,肿痛生疮;妇人血脏虚冷,食减力少,肢体疼痛。消渴,虫食津液而渴者。

用法用量茴香煎(《鸡峰》卷七)。

摘录《局方》卷五

《名家方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鹿角霜5两,茴香2两,胡椒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疝瘕,腰腹痛或引囊及囊大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名家方选》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胡芦巴8钱,茴香6钱,巴戟2钱,川乌2钱,川楝肉4钱,吴萸5钱。

制法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腹冷癖,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小儿5丸,盐酒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圣惠》卷七: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硇砂3分,天麻3分,木香3分,白附子3分(炮裂),白矾3分(烧令汁尽),阿魏3分(面裹,煨面熟为度),自然铜3分(细研),干蝎1两(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气,脐腹虚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葱白煎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指南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两,香附半两,菟丝子2两,桑螵蛸半两,盐(炒过)2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寒,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指南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炒)1两,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硇砂(细研)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麸炒黄,研),阿魏1两半。

制法上为末,次以酒化阿魏,同硇砂桃仁膏入少面熬令得所,同上件药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盲肠风气,小肠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爆葱酒送下,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舶上茴香(炒)1两,地龙(去土,炒)1两,赤小豆(炒)1两,川苦楝(去皮,炒)1两,川乌头(炮,去皮尖)1两,乌药(锉)1两,牵牛(炒,取末)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焮热,紫破脓坏,行步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盐汤送下,日2次。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胡椒半两,楝实(锉碎,麸炒)半两,延胡索半两,木香1分,虻虫(去翅足,炒)1分,海蛤1分,芫花(醋炒焦)1分,硇砂(研)1分,木通1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厥疝上攻,腹痛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盐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惠》卷十一: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子(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天南星(炮裂)1两,硫黄(细研)1两,丁香1两,木香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1两,预知子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醋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四肢逆冷,心下痛硬,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研碎,以炒生姜热酒调下,良久煎葱白艾汤投之,不拘时候频服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普济方》卷—一三: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八角茴香半两,川楝子5个,川独活半两,甘草(以上酒炙)半两,谷精草半两,末茶1两(半两为衣),苍术1两(酒炙)。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两(微炒),附子1两(炮,去皮脐),补骨脂1两(微炒),胡桃仁1两。

制法上为末,入胡桃同捣烂,煮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气痛,及虚冷气下注。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惠》卷七: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3分,木香1分,萝卜子半两(微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蓬莪荗3分,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3分。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两胁胀满,腹内疼痛,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茴香子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圣济总录》有“附子”。

摘录《圣惠》卷七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二: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2两,生姜4两。

制法同捣令匀,净器内湿纸盖1宿,次以银石器中,文武火炒令黄焦,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助脾胃,进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茶酒送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别名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2两(炒),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川楝子2两,陈橘皮2两(去白瓤),萆薢2两,地龙2两(去土,微炒),旋覆花2两,蜀椒(去闭口及目,炒出汗)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除风冷,壮筋骨,明耳目。主虚损。

用法用量茴香子丸(《普济方》卷二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儒门事亲》卷十二: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8两(炒),川楝子(炒)3两,川乌(炮,去皮)3两,威灵仙(洗去土)3两,防风(去芦)3两,陈皮3两,地龙1两(去土,微炒),乌药5两,赤小豆8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湿气下行,流入脬囊,大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茶酒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朱氏集验方》卷八: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苍术(水浸3日,去皮,锉,焙)2两,杜仲(制)2两,破故纸2两,川椒2两,茴香1两1钱,厚朴1两。

制法上药以青盐三分之一,入在瓶内,酌量入水,文武火煮,水尽为度,焙干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补气血。久服明眼。主腰疼。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八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经效济世方》:茴香丸

药方名称茴香丸

处方茴香1斤(去枝梗),生姜2斤。

制法生姜细搽,淹茴香1宿,晒,焙干为末。另研青盐末1两半拌匀,温水泡蒸饼,微炙干,研,入药末再捣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下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经效济世方》

猜你喜欢

  • 调元清神汤

    药方名称调元清神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麦冬、陈皮、甘草(炙)、酸枣仁、黄连(炒)。功能主治痘疮收靥后,脾胃虚弱而不落痂,昏昏喜睡。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一

  • 加味温养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养汤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麦冬1两,半夏3钱,肉桂1钱。功能主治思虑过度,耗损心血,致患癫疾,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口自言,喃喃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表邪降火汤

    药方名称表邪降火汤处方薄荷、陈皮、苍术、麻黄(夏、秋不用)、桂枝、杏仁、腹皮、苏叶、甘草、生姜(引)。功能主治肺寒发喘,身热骨酸,畏寒头痛,脉浮洪。摘录《点点经》卷三

  • 赤小豆

    药方名称赤小豆处方赤小豆、青黛各30克,大黄15克。制法共研细末,鸡蛋清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79例,经1-3天治疗均痊愈。用法用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摘录《外治方》

  • 丁香安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安胃丸处方肉桂半两,丁皮1两,藿香(去土)1两,滑石1两,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胃虚,气逆呕吐,泄泻,烦渴欲饮,精神昏困。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汤化下,不

  • 加减大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加减大橘皮煎丸处方鹿茸(爁去毛,酥炙)2两,茯神(去木)2两,菟丝子(淘净,酒浸,研成饼)2两,大附子(炮,去皮脐)2两,山茱萸(去枝核),沉香(不见火),巴戟(去心),丁香(不见火),人参(

  • 卷柏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卷柏散药方名称卷柏散处方卷柏30克犀角屑15克天竺黄15克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赤箭15克藁本15克羌活30克防风15克(去芦头)芎藭15克乌蛇60克(酒浸,去皮、骨,炙

  • 加味苍术膏

    药方名称加味苍术膏处方苍术10斤(捣如泥,入大锅内,用水2桶,以文武火煮至10余碗,取出绢滤,入瓷罐内),人参4两,生地4两,熟地4两,黄柏4两,远志4两,杜仲4两,川芎4两,胡桃肉4两,川椒4两,故

  • 川粉散

    药方名称川粉散处方穿山甲(炒)铅粉(炒)轻粉(隔纸微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主月蚀疮及黄水等疮。用法用量掺患处;干则用麻油调敷。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 独活葛根汤

    药方名称独活葛根汤别名独活汤处方独活3两,桂心3两,干地黄3两,葛根3两,芍药3两,生姜6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中柔风,身体疼痛,四肢缓弱欲不随,产后中柔风。恶风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