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亦名花风、花心风,俗称“花痴”。指相火过旺,欲火妄炽,肝风易动的病症。症见情欲激动,性欲亢进,见异性则以为情人,甚则出现夜间四肢抽搐,牙关拘紧等。治宜泻肝火,平肝风。
心营热盛,又兼胃火铄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肺经所致。其症初起周身白斑如癣,眉睫脱落,日久鼻柱凹陷,眼反唇裂。相当于瘤型麻风。
病名。《外科启玄》卷八:“凡人年老未有不落齿者,齿落时其根最深,其窟最大,气血虚衰,窟急不能合,或有少合,忽被硬物碴破,不便于茶饭,其痛切骨至心及脑。”治宜予补益血气之品。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齿龋者,谓齿蠹也。即齿虫蚀而痛也。”详见齿龋条。
【介绍】:参见周扬俊条。
①针具。出《千金要方》,又名煨针、燔针。现代所用的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制作。近有用钨合金丝制作者,形同毫针,略较粗长,受热散热较快,不易变形。使用时将针烧
髌骨的别称。详髌条。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打马过天门。操作方法有六种。①用右大指面运儿内劳宫,再将四指屈起,使其指尖向上,以右大指自总经弹至天河(见陈氏《小儿按摩经·手诀》)。②用食、中、无名指由儿上马
书名。2卷。清·田宗汉撰。刊于1888年。田氏认为时行伏阴有似霍乱而实非霍乱。遂详论此病,辨析与霍乱之区别,列述其病原、变症、死候、禁令、瘥后等情况,并摘取《伤寒杂病论》中与伏阴症同属一派的阴病条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