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脚根喉风

脚根喉风

病名。又名脚根喉痛根脚喉风脚根风水晶疯。多由气虚下陷风寒外袭,肺气失宣致咽喉发泡如水晶状;发于左则左足酸软,阴痛有似筋触牵入喉间;发右则亦如此。《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脚根发起至于喉间,或一年发一次,半年发一次,切忌热物,不得伤于怒气。其病一日行一穴,至七日行七穴,虽然不妨,只是要发,用吹喉药,仍服败毒散。”《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从脚至于喉中,或一年一次,半年一次,其病一日行一穴,七日行七穴,发至喉中,如鱼脑水晶之状。”治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补中益气汤或酌选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猜你喜欢

  • 玉房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肝乘肺

    肝邪乘肺,侮其所不胜。《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实际上,临床所指多为肝火犯肺,参见该条。

  • 成全郎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其位在大夫之下,官阶从七品,系以原军器库副使改任本官职。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下髎

    经穴名。代号BL3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在第四骶后孔中,约当白环俞与骶正中线之中点。布有第四骶神经后支和臀下动、静脉分支。主治少腹疼痛,肠鸣泄痢、大便下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 五谷之府

    指胃。胃主受纳谷食,故称。《灵枢·本输》:“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喻胃为水谷汇聚之所。又称水谷之海(《灵枢·海论》)。

  • 蜡树皮

    见《中药志》。为秦皮之别名,详该条。

  • 阎孝忠

    【介绍】:北宋儿科医家,又名季忠,字资钦,许昌(今河南许昌)人。因自幼屡患重病,经钱乙拯救治愈,遂致志于钻研钱乙的学术思想。1107年(大观初),于亲友间得钱乙有关婴幼论说以及医方等,并参酌当时流传京

  • 鱼腥哮

    因食服鱼腥而致发哮者。类似齁喘。《医说》卷四:“因食盐鰕过多,遂得齁喘之疾。”症见喘急而喉中有痰鸣声,喘鸣迫急,但坐不得卧等。治宜小青龙汤、越婢汤等方,亦可酌用甜瓜蒂研末吞服,以探吐痰涎。参见齁喘条。

  • 饮伤

    指长期嗜饮某种浆水、酒类,以致湿滞中焦,影响脾胃,气血耗伤,酿成聚积劳损之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饮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 肾为唾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