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粉条儿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一名动暑、中暍。《景岳全书》卷十五:“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
见《造化指南》。为曾青之别名,详该条。
伤寒著作。清舒诏(驰远)撰。作者提示伤寒六经病证的主证及治法。后附医案二则。现存多种刊本。
见《广东中医》4(1):40,1959。为茶子饼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邪客》。即拘挛。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渴证之一。①因失血所致的口渴症。《证治要诀·拾遗门》:“诸失血及产妇蓐中渴者,名曰血渴,宜求益血之剂。”可用四物汤、十全大补汤等方。②泛指劳伤元气及失血所致的口渴症。《不居集》卷二十五:“内伤劳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