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同脾气虚。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麻蕡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治疔大全》。因中指生疔,连及旁指而得名。证治见指疔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①证名。又称缩筋。指筋脉挛急不舒、疼痛。《脉经》卷三:“脉弗营则筋缩急。”《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筋缩为热,缩者短促。……是其意实以缩即为拘挛之义。”多由受寒,或热伤筋脉,或血虚无以养
五疳之一。又名惊疳。是因小儿恣食肥甘,积滞生热,热传心经所致。症见患儿面红,眼白中有红丝,高热,有汗,时时惊烦,咬牙弄舌,口燥渴饮,口舌生疮,胸膈烦闷,睡喜伏卧,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热重者宜清心泻火,
推拿手法。出《礼记·内则》。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
病名。疟疾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鬼疟者,由邪气所为也。其发作无时节,或一日三两度寒热,或两日一度发动,心神恍惚,喜怒无恒,寒则颤掉不休,热则燥渴不止,或差而复作,或减而更增,经久不痊,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