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藏府标本药式条。
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有病多按肝经病变治疗。
亦称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之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由先天之精所化,故名。它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泉源。《难经·三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即早晨嗽。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即红中黑斑舌。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2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1~3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4~9分论外科的各种病证约200病,每病除简述其证治外,均绘有图形;卷10附入《痘科珍宝》1卷。卷11~12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自号无为道人,履贯生平未详。其曾祖父沈怡梅曾在福建、河北等地搜集不少关于治疗麻风的秘方,后曾经其父沈艾轩加以补充。他在此基础上,又把自己在江湖各地搜集到的治疗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