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方
见肘后备急方条。
见肘后备急方条。
病名。指缠喉风之发于单侧者。详缠喉风条。
温病辨证。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珠突出眶证,详该条。
①眼球。《济生方》:“睛之色赤者病在心。”②视觉功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病证名。指咳嗽由水气凌肺引起者。《外台秘要》卷九:“饮气嗽者,由所饮之物,停澄在胸,水气上冲,冲入于肺,肺得此气,便成嗽。久而不除,渐成水气。”又:“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嗽不
书名。8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厥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
由于先天性畸形,尿门无孔,以致婴儿出生后小便不通,宜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病证名。又名黄胖病、黄胖、黄肿、食劳疸黄。由小儿赤脚或坐地,皮肤触及钩虫丝状蚴后,进入体中引起。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吸血,以面黄浮肿,全身无力等气血虚弱脾虚湿困为主证。治疗以驱虫为主,配合调理脾胃。驱虫可
出《广志》。为苹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