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
病证名。见《石室秘录》卷二。指阴茎常举不痿之证。详强中条。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即加减苏子桃仁汤,见该条。
参见痘科类编释意条。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胎前阴痒,胎前阴户痒。指妊娠后外阴及阴道内搔痒,甚则奇痒难忍,坐卧不安。多因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或外阴不洁,感染病虫,虫蚀阴中,或孕后房室过多,阴精耗损,加之孕后血聚养胎
书名。1卷。张寿颐撰于1917年。卷上总论外疡的辨证、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卷下为治疡验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症验方,文字简要实用。解放后有排印本。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即产后泄泻。详该条。
【介绍】:见王宏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