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指气喘由内伤脏腑气血引起者。包括内火喘逆、痰饮喘逆、食积喘逆、气虚喘逆、阴虚喘逆、伤损喘逆等。详各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见《群芳谱》。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早晚。②通潮汐。《素问·五脏生成》:“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
【介绍】:参见钱瑛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因情绪失常,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所致的下利。《症因脉治·痢疾论》:“七情内伤痢之症,初起先见饮食难化,后复大便不实,时常清泄,久久不愈,渐下脓血。”治宜消补兼施,健脾化积,用枳术丸、参苓白术散等方
【介绍】:见刘奎条。
推拿手法名。见《保生秘要》。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治疗部位上,徐缓、轻柔地来回作直线形或圆周的抚摩。有消肿止痛,镇静解痉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