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蹄叶

羊蹄叶

《中药大辞典》:羊蹄叶

药材名称羊蹄叶

拼音Yánɡ Tí Yè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蓼科植物羊蹄尼泊尔羊蹄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羊蹄"条。

化学成分羊蹄叶含槲皮甙,并含维生素C甚多。

性味《纲目》:"甘,滑,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肠风便秘,小儿疳积,目赤,舌肿,疥癣。

①《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疳虫,杀胡夷鱼、蛙鱼、檀胡鱼毒,亦可作菜食。"(《纲目》:"胡夷、蛙鱼,皆河豚名,檀胡未详。")

②《滇南本草》:"贴热毒红肿,血风癣疥。"

③《滇南本草图说》:"治肠风下血,大便秘结不通。""采叶贴太阳穴,治暴赤火眼疼痛。"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消伤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①《食疗本草》:"不宜多食。"

②《本草图经》:"多啖令人下气。"

③《本草衍义补遗》:"多食亦令人大腑泄滑。"

复方①治肠风痔泻血:羊蹄根叶烂蒸一碗来食之。(《斗门方》)

②治悬痈,咽中生息肉,舌肿:羊蹄草煮取汁口含之。(《千金方》)

③治对口疮:鲜羊蹄叶适量,同冷饭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蹄叶

药材名称羊蹄叶

拼音Yánɡ Tí Yè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umex japonicus Houtt.2.Rumex nepalensis Spr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粗大,断面黄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较大,长16-22cm,宽4-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微心形,边缘微状波皱褶。总状花序顶生,每节花簇略下垂;花两性,花被片6,淡绿色,外轮3片展开,内轮3片成果被;果被广卵形,有明显的网纹,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状突起,其表面有细网纹,边缘具不整齐的微齿;雄蕊6,成3对;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头细裂。瘦果宽卵形,有3棱,先端尖,角棱锐利,长约2mm,黑褐色,光亮。花期4月,果期5月。

2.本品与羊蹄的区别在于:叶片卵状长圆形,下部较宽,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两面的叶脉及叶缘均被白色短毛;结果时增大的内花被边缘具7-10对针刺,针刺先瑞呈钩状弯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野、路旁、湿地。

2.生于沟谷、河岸及湿地。

资源分布:1.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各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枯绿色,皱缩。展平后基生叶具较长叶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6-22cm,宽4-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边缘微波状皱褶;茎生叶较小,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羊蹄叶含槲皮甙(qrercitrin)[1]。

药理作用羊蹄叶煎剂在试管内对炭疽植杆菌、白喉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抗菌作用[1]。尼泊羊蹄叶的水和乙醇提取物能对抗组胺对离体豚鼠圆肠,乙酰胆碱及氯化氨甲酰胆碱对离体蛙腹直肌的兴奋作用。以狗血压为指标,尼泊尔羊蹄叶的水提取物能对抗组胺和拟胆碱药及缓激肽对血压的影响,而乙醇提取物仅能对抗组胺和拟胆碱药对血压的影响,表明两者有抗组胺和抗碱作用。此外水提取物能使离体兔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冠脉血流量减少[2]。

性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通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主肠风便血;便秘;小儿疳积痈疮肿毒;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敷水含漱。

注意1.《食疗本草》:不宜多食。

2.《本草图经》:多啖令人下气。

3.《本草衍义补遗》:多食亦令人大腑泄滑。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疳虫,杀胡夷鱼、鲑鱼、檀胡鱼毒,亦可作菜食。(《纲目》:胡夷、鲑鱼;皆河豚名,檀胡未详。)2.《滇南本草》:贴热毒红肿,血风癣疥。

3.《滇南本草图说》:治肠风下血,大便秘结不通。采叶贴太阳穴,治暴赤火眼疼痛。

4.《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消伤肿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栌根

    《中药大辞典》:黄栌根药材名称黄栌根拼音Huánɡ Lú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毛叶黄栌的根。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晒干。原形态毛叶黄栌,又名:岩棕树、卷子树。落叶

  • 海仙花

    药材名称海仙花拼音Hǎi Xiān Huā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海仙花,生云南海边。紫茎独挺,繁花层缀,五瓣缺唇,娇红夺目。土人夏日持售于市,曰三

  • 吴茱萸

    《中国药典》:吴茱萸药材名称吴茱萸拼音Wú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EVODIAE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

  • 黄杞

    药材名称黄杞别名黄榉、土厚朴[广西]来源胡桃科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 chrysolepis Hance],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

  • 山铁树

    药材名称山铁树拼音Shān Tiě Shù别名剑叶木、鸟猿蔗来源龙舌兰科山铁树Pleomele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Merr. et Chun,以叶入

  • 刺藦苓草

    药材名称刺藦苓草拼音Cì Mò Línɡ Cǎo别名刺参(《西藏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新医学杂志》9:31,1973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刺藦

  • 斑瓣虎耳草

    药材名称斑瓣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除湿利尿,行血祛瘀,消肿。主治咳嗽,咯血,黄疸,骨折筋伤,白带,

  • 紫杜鹃

    《中药大辞典》:紫杜鹃药材名称紫杜鹃拼音Zǐ Dù Juān别名土牡丹花、岭南杜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东省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的花、叶和嫩枝或

  • 小岩白菜

    《中药大辞典》:小岩白菜药材名称小岩白菜拼音Xiǎo Yán Bái Cài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黄毛岩白菜的全株。5~6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新疆雪莲

    药材名称新疆雪莲别名雪荷、塔格来依力斯[维语]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r. ex Maxim.,以全草入药。夏季开花时采收,阴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