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胡髭草

羊胡髭草

《中药大辞典》:羊胡髭草

药材名称羊胡髭草

拼音Yánɡ Hú Zī Cǎo

别名羊毛胡子、羊胡子草(《中国经济植物志》)。

出处《江苏药材志》

来源莎草科植物披叶苔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秆簇生,三棱形,高达40厘米。叶鞘长;叶线形,长3~25厘米,宽1~2毫米;苞片短,筒状,具锈色脉纹。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具小穗3~6;雄花小穗着生于茎端,鳞片卵状披针形,具锈色脉纹,边缘膜质,雄蕊3;雌蕊小穗侧生,鳞片长圆状卵圆形,具锈色脉纹,先端突出成尖刺。囊苞卵状三棱形,有脉纹,被稀疏柔毛。小坚果三棱形,褐色,柱头3裂。花期2~3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山坡或路旁。分布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水分11.32%,灰分8.85%,纤维素40.97%。

功能主治《江苏药材志》:"治湿疮、黄水晶晶及小儿羊须疮。"

用法用量外用:烧灰油调搽,每日2~3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胡髭草

药材名称羊胡髭草

拼音Yánɡ Hú Zī Cǎo

英文名Herb of Lanceolate Sedge

别名关胡须草、羊毛胡子、羊胡子草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披针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lanceolata Boot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披针苔草,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茎粗短,须根多。秆纤细,扁三棱形。叶鞘长,腹面茶褐色。叶片长张形,宽1-3mm,花后延伸。苞片短,筒状,有紫褐色脉纹,顶端不突出,或突出成刺,或略延伸成线状;小穗3-6;雄小穗顶生,长5-10mm,卷状线形;雌小穗数个,倒生,长7-15mm,近长圆形,花疏生;雌花鳞片卵状长圆形,长4-6mm,有紫褐色脉纹,先端锐尖或芒状,边片缘膜质。果囊倒卵状椭圆形,有三棱,长约3.5cm,密被短柔毛,脉明显隆起。先端有极短的喙,喙端近截形。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长约2.5mm,三棱形,棱面凹;花柱短,基部增大,柱头3。花、果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山坡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 、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河南、贵州、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水分11.32%,灰分8.85%,纤维素40.97%。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主湿疹;黄水疮;小儿羊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灰油调搽。

各家论述《江苏药材志》:治湿疮、黄水晶晶及小儿羊须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黑二丸

    药材名称红黑二丸拼音Hónɡ Hēi èr Wán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白二丸(《神衣架中草药》)。出处《神农架中草药》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根茎。夏季开

  • 荷包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荷包牡丹根药材名称荷包牡丹根拼音Hé Bāo Mǔ Dān Gēn别名土当归(《纲目拾遗》)。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荷包牡丹的根茎。原形态荷包牡丹(《花镜》),

  • 菟葵

    药材名称菟葵拼音Tú Kuí别名莃(《尔雅》),天葵(《本草图经》),棋盘菜(《植物名实图考》),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菟葵的茎叶。夏、秋采收。

  • 鹧鸪菜

    《中药大辞典》:鹧鸪菜药材名称鹧鸪菜拼音Zhè Gū Cài别名蛔虫菜、乌菜、石疤(《中国经济海藻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4~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

  • 毛草龙

    药材名称毛草龙拼音Máo Cǎo Lónɡ别名草里金钗、锁匙筒、水仙桃、针筒草、水秧草、水灯香、水香蕉、扫锅草、草龙、假黄车、假蕉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丁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

  • 珍珠草

    《中药大辞典》:珍珠草药材名称珍珠草拼音Zhēn Zhū Cǎo别名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

  • 老虎耳根

    药材名称老虎耳根拼音Láo Hǔ ěr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植物中华锥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中

  • 簕竹

    药材名称簕竹别名车角竹、车筒竹、刺竹、大竹、水簕竹、大簕麻竹、麻竹、簕楠竹来源禾本科簕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以竹叶、竹笋、竹茹入药。生境分部华南、西南。性味竹叶:甘

  • 藿香露

    药材名称藿香露拼音Huò X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茎叶蒸馏所得的芳香水。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微温,无毒。"功能主治①《纲

  • 小天蒜

    药材名称小天蒜拼音Xiǎo Tiān Suàn别名小棕包、披麻草、细毒蒜(《红河中草药》)。出处《云南经济植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藜芦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