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反常,寒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栗。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又“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又“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太阳痉、阳明痉、少阳痉。详各条。
【介绍】:见马莳条。
证名。指小腹胀满。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亦称小腹满。详小腹满条。
①刺法名。指出针时左右摇动针体的方法。《针经指南》:“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是也。”其摇而出针,开大针孔,以泄邪气,泻法用之。本法源于《灵枢·官能》:“摇大其穴。”②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
病名。出《寿世保元》卷五。即癫疝。见该条。
医案著作。2卷。清·黄凯钧撰。系《友渔斋医话》的一部分。内容多为内科杂病,时病重症治验。对病因、病证,服药后病情变化阐述较清楚,立方遣药灵活,辨析疑似之证亦较详明。
古病名。见《圣济总录·骨蒸传尸门》。又名传尸、劳瘵、尸注、殗殜、复连、骨蒸等。系一种相互传染而广泛流行的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结核病。《证治要诀·虚损门》:“传尸劳,骨肉相传,甚至灭门。此其五脏中皆有劳
见《江西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5卷。宋·虞庶注。《郡斋读书后志》称:“虞庶……为此书,以补吕(广)、杨(玄操)所未尽。”原书虽佚,但虞氏的见解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