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瘛

筋瘛

证名。筋挛的别称。《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故筋挛亦曰筋瘛。”详筋挛条。

猜你喜欢

  • 阳明外证

    即阳明经证。详阳明经病条。

  • 择乳母法

    选择乳母标准。出《千金要方》卷五上。其选择法云:“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是血气所生也。其乳儿者,皆宜慎于喜怒。夫乳母形色所宜,其候甚多,不可求备。但取不胡臭、瘿瘘……,无此等疾者,便可

  • 小便赤涩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圣济总录·大小便门》:“膀胱者,津液之府,与肾合而主水,共为表里,行于小肠,入于胞为溲便。今胞内有客热,入于膀胱,致水液不利,故小便赤涩也。”《证治准绳·杂病》:“汗多而小

  • 血脏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胞宫。详该条。

  • 理血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各条。

  • 导气法

    ①针刺手法名。《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指进针后,徐缓入针,得气后再徐缓出针的方法。②即行气法,见该条。

  • 追风藤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常春藤之别名。详该条。

  • 平刺

    即横刺,见该条。

  • 鸭脚皮

    见《岭南草药志》。为鸭脚木皮之简称,详该条。

  • 真脏色

    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其色显而不泽,枯槁无华。《素问·五脏生成》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始”、“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是真脏色的出现,显示内脏有较严重的疾病。例如黄色,若面目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