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积热胃脘痛

积热胃脘痛

证名。指热积于内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煿之热,日积于内,热久成燥,积热之痛作矣。……时作时止,口渴唇燥,痛则多汗,栀连清胃汤,有下症,神芎丸。”《寿世保元·心胃痛》:“以胃脘积有郁热,刺痛不可忍者,用清热解郁汤;如心胃刺痛,并两胁肋痛,呕吐胸痞大便坚,用清上饮或抚芎香附百草霜等药。”参见胃脘痛、内伤胃脘痛条。

猜你喜欢

  • 青黑纹

    指纹青而紫黑,为风热邪气深重,闭郁血络,证多危重。

  • 风寒腰痛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凡腰痛病有五……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因风寒着腰所致的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脚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治宜疏散

  • 二扇门

    推拿穴位名。用掐、揉法,有发汗等作用。①位于手背第二掌骨小头尺侧。《针灸大成》卷十:“掐两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平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②位于手背第四与第五掌骨小

  • 肩内俞

    经外奇穴名。见《腧穴学概论》。位于肩髃穴与云门穴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主治肩臂痛不举。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活幼珠玑

    儿科著作。清·许佐廷撰。2卷,补编1卷。刊于1873年。本书前编1卷,为儿科诸病的证治歌赋;后编1卷,论儿科病的诊断及其辨证用药治法,共分胎毒、变蒸、惊风等32门;补编1卷,集录前二卷中所用的方剂。全

  • 脑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蒋竹庄

    【介绍】:见蒋维乔条。

  • 续医说

    书名。10卷。明·俞弁撰。刊于1522年。本书仿《医说》的体例,分为原医、医书、古今名医等27类,各类更列小标题,补充引录历代文献中的医学掌故。作为《医说》的续集。

  • 鸡足针法

    刺法名。直刺一针,同针孔左右各再斜刺一针,一穴三针,形如鸡爪,故名。《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

  • 五毒发背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