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禹余粮丸

药方名称禹余粮丸

处方禹余粮乌贼骨吴茱萸桂心 蜀椒各75克当归白术细辛地黄人参芍药 芎藭前胡各38克干姜90克 矾石8克白薇紫菀黄芩各23克蟅虫30克

制法上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积冷坚癣。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酒送下20丸,一日二次。无效则加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禹余粮丸

药方名称禹余粮丸

别名紫石英丸(《普济本事方》卷十)。

处方禹余粮30~60克(烧,醋淬七遍)龙骨30克紫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人参15克(去芦头)桂心15克川乌头15克(炮裂,去皮、脐)泽泻30克桑寄生30克 川椒30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石斛30克(去根,锉)当归30克(锉,微炒)杜仲30克(去皱皮,炙微黄,锉)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微锉,去皱皮,炙干)远志15克(去心)五味子15克牡蛎30克(烧为粉)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漏不止,面色萎黄,肢体消瘦。

用法用量晚饭前以热酒下2~3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重订严氏济生方》:禹余粮丸

药方名称禹余粮丸

处方禹余粮石(煅)赤石脂(煅)龙骨荜茇诃子(面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涩肠止泻。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金鞭散

    《疡科遗编》卷下:金鞭散药方名称金鞭散处方人中白3钱,人中黄1钱,白霜梅1个(炙),煨石膏1两,绿矾3钱(煅透),雄精1钱,冰片1钱,儿茶1钱,枯矾2钱,月石1钱。制法上为末,密贮。功能主治走马牙疳,

  • 顺元散

    药方名称顺元散别名顺元煮散(《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处方乌头10克附子(炮)天南星(炮)各5克木香3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散寒顺气,化痰通络。治内外感寒,手足逆冷,虚汗不止,脉沉细。用法用量久煎,温

  • 雪羹

    药方名称雪羹处方大荸荠4个海蜇(漂去石灰、矾性)30克功能主治泄热止痛。治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分二次服。摘录《古方选注》

  • 蔗浆粥

    药方名称蔗浆粥处方甘蔗500~1000克粳米50克制法将甘蔗捣汁,再煮粳米作稠粥,然后加入蔗汁,搅匀。功能主治清热润燥,止渴生津。适用于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用法用量

  • 角蒿升麻散

    药方名称角蒿升麻散处方角蒿、细辛(去苗叶)、升麻、地骨皮(锉、焙)、麻黄(去根节、焙)、牛膝(锉)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齿疳宣露,脓血不止。用法用量上为散。每用少许,敷齿龂;或以水调药,涂在纸上贴尤妙。

  • 大泽泻汤

    药方名称大泽泻汤处方柴胡1两,茯神(《外台》作茯苓)1两,黄芩1两,泽泻1两,升麻1两,杏仁1两,磁石4两(碎),羚羊角1两,地黄3两,大青3两,芒消3两,淡竹叶(切)1升。功能主治肾热。好怒好忘,耳

  • 加味生料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生料五积散处方局方五积散5钱加全蝎(炒过)11个,穿山甲(要看患左右手足,或臂胁疼痛处,于穿山甲身上取)7片(炮碎),麻黄1钱半,麝香1字。功能主治风湿冷痹。因起居阴湿之地,或在水乡船上,

  • 凉胃汤

    《喉科紫珍集》卷下:凉胃汤药方名称凉胃汤处方川黄连8分,甘草8分,藿香1钱,丹皮1钱,桔梗7分,升麻7分,连翘1钱,生地黄8分,石膏2匙,黑山栀1钱,白芍药7分,条芩1钱。功能主治阳明火热上攻,牙龈肿

  • 正骨水

    药方名称正骨水处方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徐长卿、降香、两面针、碎骨木、羊耳菊、虎杖、五味藤、千斤拔、朱砂根、横经席、穿壁风、鹰不扑、草乌薄荷

  • 浮翳坠翳丸

    药方名称浮翳坠翳丸处方石决明1两,知母1两,细辛5钱,五味子半两,生地黄2两,人参2两半,防风1两,兔肝1具。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浮翳内障之证,初患之时,不痒不疼,从瞳神内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