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着肤灸

着肤灸

直接灸。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伏地延胡索

    见《草药手册》。为夏天无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温壮候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小儿温壮者,由腑脏不调,内有伏热,或挟宿寒,皆搏于胃气。足阳明为胃之经,主身之肌肉,其胃不和调,则气行壅涩,故蕴积体热,名为温壮候。”参见乳子病热条。

  • 线障

    病证名。目翳垂下如线,称线障。兼有红赤涩痛者。多由肝肺风热所致。宜疏风清热,明目退翳障。用石决明散加减;若无红痛,多属肝肾阴亏;若虚火上炎者,宜滋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赤膜下垂条。

  • 蠲(juān捐)

    ①通捐。祛除、除去。《素问遗篇·刺法论》:“泻盛蠲余,令除斯苦。”《针灸大成》:“蠲邪扶正。”②通涓。清洁。

  • 站裆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两足分开,宽于两肩,足尖略内收,前胸微挺,后臀要蓄,两手后伸,挺时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 冰轮

    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青眼内之一圈黑莹,名水轮。一名瞳神,又名冰轮,属肾水。”详水轮条。

  • 上节

    指第1~7胸椎的每一节。《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

  • 大骨空

    经外奇穴名。《备急灸法》:“衄多不止者,握手屈大指,灸骨端上三炷。炷如粟米大。男女同法,右衄灸左,左衄灸右。”《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名大骨空。位于拇指背侧指关节横纹之中点。主治目痛,翳膜内障,鼻衄,吐

  • 湿泻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又名濡泄、洞泄。指湿伤脾胃所致的泄泻。《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湿泻,由坐卧湿处,以致湿气伤脾,土不克水。梅雨阴久,多有此病。宜除湿汤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汤。重者宜术附汤。如

  • 吐脓血

    证名。指吐血杂有脓液者。多由热毒壅盛,血络损伤所致。亦可由药误引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有内热盛误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吐脓血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