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医官职称。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官阶从五品。
书名。8卷。宋·郑克撰。约成书于十三世纪。本书收集了历代文献中有关刑法折狱(判决)的一些典型案件,加以分类汇编。其中也有一些法医鉴定的内容,但并非专门的法医学著作。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又称酒积泄、酒积五更泄泻。详各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相思子,详该条。
①见《草药手册》,为土儿之别名。②见《江西草药》,为金果榄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热病》。苛,痒也。轸同疹。轸鼻即鼻上瘙痒出疹。治参见酒齇鼻条。
【介绍】:见程公礼条。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清法之一。亦称泻肝火、清肝泻火。用苦寒药物清泄肝火的方法。用于肝火上升,症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干苦、胁痛、呕吐黄苦水、甚则吐血、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等。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