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虎风

白虎风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夫白虎风病者,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起,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畜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即彻骨髓痰疼,其痛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风病也。”详痛风历节风条。

猜你喜欢

  • 滋阴熄风

    熄风法之一。是以滋阴为主,消除因阴虚而动风的治法。在热性病晚期,热伤真阴,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神倦心慌,甚或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舌干绛少苔,脉虚数或细数,可

  • 阳池

    ①经穴名。代号SJ4。出《灵枢·本输》。别名别阳。属手少阳三焦经。原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和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主治腕痛无力,臂肘疼痛,耳

  • 产后两胁胀痛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胁痛。详该条。

  • 五位

    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定位。《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谓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布在东、南、西、北、中五方之位,因而产生寒、暑、燥、湿、风五种气候的变化。

  • 风偏枯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因于风湿而致的偏枯证。《圣济总录》卷九:“风偏枯。论曰:气血不足,腠理开疏,风湿客于分肉之间,久而不差,真气去,邪气独留,乃为偏枯之疾。”症见半身不遂,肌肉枯瘦而

  • 美骨

    言骨骼强劲。《灵枢·论痛》:“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

  • 酒客

    指嗜酒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子朝

    病名。清·单南山《胎产证治录》:“孕妇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名曰子朝,宜服顺气安胎饮。”参见子悬条。

  • 七情郁证

    病证名。指因情志郁结所致的病证。《证治汇补·七情郁症》:“七情不快,郁久成病,或为虚怯,或为噎膈,或为痞满,或为腹胀,或为胁痛,女子则经闭堕胎、带下崩中,可见百病兼郁如此。”参怒郁、思郁、忧郁、悲郁、

  • 臂腰

    病证名。闪挫腰痛的古称。《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腰者,谓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痛也。”详闪挫腰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