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多由小儿哺食过度,脾气受伤,不能消磨食物,以致停滞不化,而成腹大颈细,全身黄瘦的病候。参见丁奚疳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过多,详该条。
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所致。症见足胫无力,麻木痠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
出《本草图经》。即虎刺,详该条。
【介绍】:见刘完素条。
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即膈气。详该条。
又称肾亏。多因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或久病亏损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临床上一般可分肾阴虚与肾气虚。各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买麻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即金边兔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