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书
见痧症全书条。
见痧症全书条。
见《本草纲目》。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见《急救异痧奇方》。即雷击散,见该条。
针刺器具。一种利用弹簧装置将针迅速弹入皮下的针刺辅助器具。可以减轻针刺疼痛。目前市售的有套节型和拉杆型的两种。
纯红舌满布黄色星点。为湿热薰蒸脾胃,将发黄疸之候,宜清热利湿退黄。
①指耻骨联合。又名下横骨、盖骨。《灵枢·骨度》:“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②指附于舌根的舌骨。《灵枢·忧恚无言》:“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③经穴名,代号KI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下
五官之一。又名明堂。隆起于面部中央。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頞,又名山根、下极、王宫。前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頞以下至鼻准,
古代医书分类名称之一。西汉时将医书分为四类,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神仙主要是研究、探求长生之道。《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
病证名。《幼幼集成:“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涎出”,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参见虫吐条。
病证名。指痰湿水饮所致的胃脘痛。《东医宝鉴·外形篇》:“痰饮胃脘痛。胃中若有流饮清痰作痛,腹中漉漉有声,及手足寒痛,或腰膝背胁抽掣作痛。宜用小胃丹,控涎丹,三花神祐丸,芎夏汤,加味二陈汤,加味枳术丸。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腰部命门穴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脐发。多因火毒伤肾所致。证治见有头疽。